中新網呼和浩特2月12日電 (記者 李愛平)12日,記者從內蒙古文化廳了解到,由內蒙古文物考古學者王大方、張文芳歷時8年編著完成的內蒙古首部展現研究蒙元時期北方草原金石考古、古籍整理成果的《草原金石錄》已經出版發行。
12日下午,該書作者之一王大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該書最大的價值在於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元史》對北方草原地區地理、歷史記載不足的缺憾。
王大方介紹説,寫作該書共歷時八年,期間共收集、整理蒙元時期的碑刻、墓誌50通,收集40件元代八思巴文、漢文印璽、牌符、禮器、銀錠等,並影印了一批傳世的元代碑文資料。
元朝是中國一個重要的歷史時代,但《元史》對集寧路、德寧路等一些重要的行政建制所記甚少。王大方認為,事實上這些地方的地理、歷史、職官、人物等原始資料並沒有徹底失傳,而是保存在當地的碑刻等金石資料上。元、明以後,眾多元代碑刻流散在北方草原上漸被埋沒。
在王大方看來,這本書的另一價值還在於“豐富了蒙元時期北方草原地區的歷史資料,為蒙元時期金石考古、古籍整理、民族語言文字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記者了解到,《草原金石錄》約25萬字,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發行,是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資助項目。(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