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元宵節與情人節日期重合 專家:20多年就趕上1次

時間:2014年02月07日 10:10 來源:北京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日,一條關於甲午馬年日曆上的幾大特點,被細心的網友歸納出來:兩頭春,閏九月,元宵遇上情人節。在感慨“生逢其時”的同時,網友們也都很困惑:為什麼馬年會有這麼多巧合?雙春兼閏月,真的是結婚好時年嗎?

  細看這“三大奇”,確實讓人覺得很妙。一是“一生難逢閏九月”,本世紀唯一一次的閏九月將在甲午馬年出現,下次出現是在2109年;二是“兩頭春”,甲午馬年從2014年1月31日到2015年2月18日結束,兩頭的2月4日分別是2014年和2015年的立春;三是元宵節恰逢西方情人節,下次“東西交匯”將出現在2033年。

  北京天文館古觀象臺王玉民博士介紹説,從地球的運轉規律來看,最容易出現閏月的月份是四月、五月和六月,二月、三月、七月、八月的就少一些,九月、十月的很少見,十一月、臘月、正月的就更罕見了。如果從現在算起,前後75年共150年間,從未在十一月、臘月和正月裏出現過閏月。所以本世紀只有一次閏九月並不是例外的事。

  正是因為在馬年中插進一個閏月,所以今年比正常年份多了29天,變成了384天。王博士説,馬年因為開始得早,正月初五才立春;時間又長出近一個月,結束得晚,因此下次立春還在本年內——臘月十六,一年兩頭都是立春,故稱“兩頭春”。一般有閏月的年份都是兩頭春。“説雙春特別適於結婚,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不過‘春’畢竟是個好字眼,若因雙春而圖個吉利,在今年結婚倒也不錯。”

  至於“東西融合”的元宵節遇上情人節,王博士也從曆法上做了解釋。元宵節為正月十五,按照曆法推算,一般是落在西曆的2月4日至3月6日之間,有時恰巧落在2月14日,二者就重合了,約20多年就會趕上一次。上世紀就有1938、1957、1976、1995年4次重合,下一次重合發生在2033年。

  “巧的是,元宵節就是古代的情人節,古代女孩平日不出門,節日可以,所以元宵節是古代青年男女求偶約會的好時機,辛棄疾有詞:‘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正是這一寫照。現在很多人説七夕是情人節,其實七夕在古代是女兒節,相當於現在的婦女節。”

  本報記者 牛偉坤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