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優伶頌”為戲曲演員正名 演繹名伶劉喜奎傳奇一生

時間:2014年01月26日 10:09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京華時報記者田超

  1月24日晚,原創河北梆子大戲《北國佳人》在北京長安大戲院首演,當主演王洪玲一曲《優伶頌》唱完後,現場觀眾起身叫好,久久不願離場。在新編戲佳作相對匱乏的今天,這種場面許久未見。74歲高齡的劇作家郭啟宏接受京華時報專訪時直言,這曲《優伶頌》就是為了給戲曲演員正名,劇中所表達的則要觀眾自己去體會。

  □演出現場

  劉喜奎傳奇人生

  《北國佳人》講述了民國時期的一代河北梆子名伶劉喜奎的傳奇一生。劉喜奎在動蕩年代堅守藝人底線,拒絕了袁世凱、黎元洪、曹錕等五大總統的追求,最終決定告別梨園。當晚的演出,聚集了王洪玲、王英會、雷保春三位“梅花獎”得主。王洪玲飾演的劉喜奎戲份最多,她和王英會的對手戲尤為出彩,兩人對於“戲子”一詞的爭辯將演出推向高潮。

  舞臺上的推拉幕體現了中國戲曲“寫意”的美學思想。音樂和唱腔也融入不少新元素,特別是在《堂會驚變》《辮帥逼婚》《曹錕行詐》三場戲中,袁世凱、張勳、曹錕三個人物出場時,伴奏音樂的帶入感很強,清晰劃分了軍閥混戰時期不同的幾個時間段。這也為故事的展開,勾勒出了時代背景。該劇表演形式上不同於以往的河北梆子傳統戲,導演廖向紅也將很多話劇的表演元素融入戲曲表演當中,強調人物內心的挖掘。比如在第五場戲《倉促下嫁》中,劉喜奎和崔敬之兩人的內心戲就很多,情感的變化也推動著劇情的發展。

  觀眾激動大聲叫好

  在以往新編戲的演出中,經常會有觀眾中途離場的現象。據記者觀察,這場演出離場的觀眾很少,一位喜愛河北梆子的觀眾説:“民國時候,咱梆子第一,這戲裏不是寫了,劉喜奎選票比梅蘭芳都多,當時周總理也喜歡看劉喜奎的戲。”

  □專訪

  >>主演王洪玲

  去劉喜奎先生墓前拜祭

  演出結束後,主演王洪玲接受了京華時報記者專訪。她説:“特別謝謝觀眾,這個戲我們榮幸地請來了郭啟宏老師,前後有三年時間,大改就有三次。郭老師是個很堅持自己主意的劇作家,為了劇本我們也爭吵過。”

  對於劇中劉喜奎這個人物,王洪玲稱一開始接觸看著很熟悉,但人物感覺特別難找。“怎麼才能找到那種民國少女的感覺?我查了不少資料,也看了一些電影,前幾天還去看了北京人藝徐帆演的《阮玲玉》,但總覺得缺了點什麼,我就到了萬安公墓拜祭了劉喜奎先生,回來就覺得有些感覺了。”

  王洪玲説:“當劉喜奎決定要離開梨園行,唱那曲《優伶頌》時,我真的感同身受。我當時就在想,我也離開舞臺,真的能放得下嗎?戲曲有種特殊的魅力,對演員來説就是魔力,這要下多大的決心才能放下。”王洪玲有點激動地説,“在那一瞬間,我覺得自己就成了劉喜奎。”

  >>編劇郭啟宏

  《優伶頌》為戲曲演員正名

  今年74歲高齡的郭啟宏,曾與魏明倫、鄭懷興並稱中國戲曲編劇界的“三駕馬車”。在半個多世紀的創作生涯中,他寫出了崑曲《南唐遺事》《司馬相如》,京劇《司馬遷》《情癡》,評劇《向陽商店》《評劇皇后》,以及話劇《知己》《李白》《天之驕子》等一批作品,曾四奪“曹禺戲劇文學獎”。

  郭啟宏決定寫這部《北國佳人》,是在飯桌上聽演員們講了劉喜奎的故事。他説:“這個人的經歷很奇特,她在那樣的環境下有幾位大總統追求,還能堅持自己的信念,這十分難得,也維護了戲曲演員的名聲。”

  劇中的《優伶頌》是最被觀眾所稱道的,郭啟宏稱寫這段沒花費太多時間,“一方面是劉喜奎的經歷打動了我,另一方面我這幾十年一直在跟戲曲演員打交道,我也很崇敬他們,寫這段就是為戲曲演員正名”。在郭啟宏看來,戲曲演員受到了很多不公正評價,“有個詞叫戲子,這就是一種蔑稱”。

  問及創作中的困難,郭啟宏稱還是不能很自由地去表現梅蘭芳和劉喜奎之間的感情,因為他要顧及梅家後人的感受。他説:“在歷史上,他們確實是有過交往,還是田紀雲幾位先生搭的線,這段感情最後沒成,我覺得劉喜奎心裏是願意的。”

  現實意義讓觀眾自己揣摩

  在演出前接受採訪時,郭啟宏也談到了該劇的現實意義,“我們現在的一些演員無法做到像劉喜奎那樣保持人格的獨立,愛惜演員的名聲,抵擋不住金錢、權力的誘惑”。整場演出下來,郭啟宏更多的是透過劉喜奎的人生經歷來體現她的品質。對此,郭啟宏説:“我覺得還是讓觀眾和演員們自己揣摩吧。有人看完演出後,還説劉喜奎怎麼這麼傻,這要放到現在早就找個有錢人嫁了。他們要有這種想法,你説我能有什麼辦法?”

  談到近些年來,好的新編

  戲曲劇目相對匱乏的狀況,郭啟宏説:“時代不同了,現在確實沒有年輕人喜歡幹這一行,也不能老靠著我們這些老人。我們這批人有的該休息了,有的也是江郎才盡了。”郭啟宏説,到了他這個年齡有想寫的就寫,沒有就各地旅遊。

  □記者觀察

  一劇之本綻放舞臺

  《北國佳人》並非十全十美,但在新編戲佳作匱乏的今天看到這齣戲,真有種“已被新戲虐過千百遍,恍惚一看如初戀”的感覺。這齣戲能讓觀眾久久不願離場,是演員、導演、舞美、音樂各個環節共同努力的結果,郭啟宏的劇本則是根本。

  郭啟宏的劇本,顯示了一個有才華的、有責任心的、又懂行的劇作家應有的水準,每句唱詞都值得琢磨,看似不經意的對於京劇、崑曲的引用,實則是郭先生多年深植戲曲界的功力。期望各大戲曲劇團,在選擇劇本時不要過多考慮外部因素,而是回到劇作本身,讓“一劇之本”的力量真正綻放在舞臺上。

  圖為王洪玲(右)飾演了劉喜奎傳奇而又堅持信念的藝術人生。

  京華時報記者王儉攝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