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華人華僑中秋情

大馬華人聚集村成“三不管村” 自掏腰包慶中秋

時間:2014年09月03日 12: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大馬華人聚集村成“三不管村” 自掏腰包慶中秋

  多年來都有村民製作五角星燈籠迎接中秋,已成為該村的一個象徵性標誌;當年的燈籠框架以竹製成,裏面點的是煤油燈。

  中新網9月2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道,馬來西亞華都牙也區馬來甸新村將在9月6日隆重舉辦村子成立50多年來的首次中秋月光晚宴。村民們為了增添氣氛,自動自發製作了一個38.8尺(11.6米)長的龍和一個13.8尺(4.2米)高的馬形燈籠,希望能讓這個被稱為“孤兒村”的“三不管”新村舉村歡騰慶中秋。

  這兩隻燈籠目前已接近完工,現在就屹立在村內,中秋月光晚宴上,村民將簇擁著這兩個裝上LED燈的大燈籠遊村。

  除了龍馬燈籠,村民也製作一個高10尺的五角星燈籠。多年來都有村民製作五角星燈籠迎接中秋,已成為該村的一個象徵性標誌,今年的五角星燈籠則比往年的更大。

  地理位置淪為“三不管”地帶

  馬來甸新村地理位置跨越務邊和華都牙也,淪為“三不管”地帶,村內的基本設施如垃圾和草叢處理、溝渠阻塞、街燈等,都由村民自己負責。

  村內有176戶人家,華人佔大部分,有156戶,村民大多數是上了年紀的樂齡人士;村內都是住家,沒有民眾會堂、學校或神廟。

  該村今年盛大慶中秋,除了希望讓村裏的老人小孩開心,也希望藉此能讓政府“看到”該村,從而提供協助。

  村民自掏腰包製作

  華都牙也馬來甸村委會主席謝枝江表示,30多年前,村內的年輕人也曾在其中三年分別製作龍、馬和寶塔燈籠遊村,不過那時只是年輕人自己進行的小型活動,燈籠也不如這次的大。

  他説,今年村民是在聊天時偶然浮生製作馬燈籠迎中秋的想法,加上有30多年前馬燈籠的經驗,因此就拍板決定;在製作過程中覺得只有馬燈籠略嫌單調,於是再做了龍燈籠。

  他表示,村民花了4個半月製作燈籠,其中單是以“雞仔網”扎框架就花了兩個半月,在黏紙時也因發現不夠特出,拆掉改進後再黏。

  他透露,外形製作好後,龍馬看起來還是光禿禿的,於是就請小可愛幼兒園的老師幫忙設計,為龍馬加上各種裝飾,看起來更神氣。

  兩燈籠花費近5000

  他指出,製作這兩個燈籠花費近5000令吉(約合人民幣1萬元),都由村民自己掏腰包;村委會也沒有想過要強制村民繳費,只希望村人們都能開心歡度中秋。

  他説,今年的中秋月光晚宴是該村首次隆重舉行,當晚也準備100隻燈籠讓小孩提著遊行,另外也邀請華都牙也三皇宮的兩頭醒獅前來助興。

  他表示,晚宴7時開始,邀請霹靂州務大臣非伊斯蘭事務協調官吉舒榮特星出席;儀式進行後,村民將簇擁著三個大燈籠遊村,接著才進行晚宴,希望全村人一同參與。

  一手設計和製作龍馬燈籠的村民曾健歡,也是30多年前馬燈籠的製作人,當時他才20歲;30多年後的今天再次操刀,製成更大的龍馬燈籠。

  曾健歡表示,30多年前他製作的馬燈籠是一般的扁形燈籠,這次製作的是更立體更漂亮的模型燈籠,手法更複雜。

  他表示,設計馬燈籠有畫草圖,龍燈籠則沒有,全憑想像制出。

  製作五角星燈籠的村民謝永年,在近三四年來的中秋節都有製作較小的五角星燈籠,擺在家中讓小孩賞玩,今年配合中秋月光晚宴,製作出大型五角星燈籠。

  他表示,他花了兩個小時製作框架,在朋友幫忙下,花了三四個小時黏上燈籠紙,接下來還會進行一些裝飾工作。

  申請撥款沒下文 村民稱被政府忽視

  吉舒榮特星表示,州政府應給予該村關注,讓村民不會感到被政府忽視。

  他透露,該村今年1月28日舉辦孝親敬老晚宴前,他曾協助向州政府申請1萬令吉撥款,至今仍未獲得,他將會晤州務大臣告知該村問題;他本人也將捐出1000令吉。

  他指出,有鋻於該村骨痛熱症倡狂,他將在9月28日召集華都牙也縣議會和霹靂州衛生局,與村委會一同舉行大掃除,並聯同霹靂錫克裔發展協會主席兼怡保中央醫院眼科專科醫生拿督嘉斯文德星舉行免費健康檢查活動。

  他表示,有鋻於村民們目前只能在茶檔聚集作為開會地點,他已向縣議會申請為該村建設一個民眾會堂。

[責任編輯:普燕]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