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要聞

“茶與樂的對話”:是茶會,還是藝術?

時間:2014年06月06日 17:24 來源:台灣網發 字號:       轉發 列印

  6月,一場特別的茶會將在廣州大劇院上演。

  茶會,通常是茶人泡茶,來賓品茗,再伴以燭光、燃香、樂聲的烘托,靜心且恬淡,然由林古芳與20多位來自臺灣的茶藝師和表演藝術家帶來的,是“茶與樂的對話”,用三泡不同的茶佐以風格相異的器樂與唱段,著實讓人耳目一新。

  有人會奇怪,現今世道各種各樣的茶會可謂層出不同,形式也大多是大同小異,而這是怎樣的一場茶會,竟然能夠在亞洲藝術殿堂,世界十大劇場之一的廣州大劇院上演。

  這是一場茶會,亦或是一場藝術的盛宴?

  近年來茶文化藝術已發展出豐富多彩的層面,除了茶葉品種品質的突出外,在茶器、茶盤及泡茶手法上也都相當講究。

  茶藝師在現場表演泡茶技巧,衝制極品香茶供觀眾品嘗,並有專人以中英語解説茶道及茶種。觀眾在品茗時配以特別的茶點,同時還可以欣賞國樂演奏家演奏古箏、二胡、笛和琵琶以及詩詞吟誦及花道展示。

  林谷芳老師以及他所帶來的團隊“忘樂小集”就是以這樣豐富的茶藝展示,讓品茗者于觀賞茶器、聞茶香、品茶味、聽茶聲中進入茶藝世界。

  “忘樂小集”:充滿禪意的演出

  1993年創辦的“忘樂小集”,主要由音樂家、書畫家、茶師、戲曲家與花藝家組成,他們以充滿禪意的演出形式,已在海內外演出200多場,均受好評。2000年在紐約戶外演出,觀眾有1300多人,90%是洋人,許多人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茶與樂的對話”是“忘樂小集”最為人熟知的表演節目,依不同茶種的特性配合不同樂曲詮釋生命情懷。以深厚的中華文化傳統為基礎,用現代的形貌展現。

  “忘樂小集”的創辦人林谷芳目前任職臺灣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所長,是知名的文化評鑒家。他介紹説,茶文化已成為臺灣文化中極具特質的一環,在世界上堪稱標桿水準。

  “茶與樂的對話”是借音樂與茶之內含屬性,如生命階段、四時節氣、山水傾向、陰陽風格等為坐標,將相同性格的茶與音樂結合,配以插花藝術來體驗生命禪境。以茶顯樂,以樂映茶,讓參與者由聽覺、味覺及視覺的結合觀賞進入藝術世界。

  “茶與樂的對話”讓觀眾可以沉浸在樂曲營造的意境裏品佳茗,領略中國茶文化。林谷芳指出,整合性的藝術形式在東方是由來已久的傳統,例如中國古代文人的文會雅集,賦詩吟唱的同時也品茗賞藝。

  可以説“茶與樂的對話”不僅僅是中國茶文化極致體現,更是茶文化與藝術的極致融合,而這樣一種新穎的藝術形式,正是廣州大劇院一直以來對於跨界藝術的探索追求。

  這,是一場茶會,更是一場藝術盛宴。

[責任編輯:普燕]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