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最新消息

端午粽子“擠泡沫”“私人定制”賣得俏

時間:2014年05月26日 14:54 來源:華西都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今年散裝粽子和按需定制的盒裝粽子受到青睞。

  在中央“八項規定”和厲行節約的影響下,往年動輒千元的“天價”粽子,今年難覓蹤跡,最貴的禮盒裝不過400多元,100元左右的産品成主流。粽子企業們也各出新招,應對市場變化,除了主推中低價位産品外,還搞起了“私人定制”,客戶按自己的需求搭配産品,而這種定制方式受到了許多中小民營企業的歡迎。

  “這種58的禮盒我要7盒,給我打個折。”5月25日下午,成都市民王淩在“粽子節”上跟銷售員磨了半天嘴皮子,但銷售員依然笑著説,“這個就是明碼實價,不打折。”

  粽子年年吃,“粽子節”年年逛,今年端午市場卻悄然發生了一些變化。在“八項規定”和厲行節約的影響之下,各企業調整行銷策略,主動擠掉以前價格虛高和豪華包裝的多重“泡沫”—近千元的高端禮盒消失了,標價不再虛高直接寫“團購價”,粽子口味和包裝盒可以隨意搭配……粽子企業賺的錢少了,但是消費者卻更願意花錢買粽子了。

  市場變化

  千元禮盒消失百元標準成主流

  端午節前的週末,各大商超和節會現場上,粽子成了主角。老成都人有著節前到沙灣“趕場”的習慣,這裡年年都雲集著數百家企業,展賣上千種風味的端午節食品。

  成都一家食品企業的策劃部總監周丹,在展位裏忙得一頭汗,電話基本上是三分鐘一個。“簡直搞不贏,今天還在找工人,才從其他工廠調了11個工人來包粽子。”周丹説,從1個月前開始,廠裏60個工人就每天加班4個小時,一個人平均一天包2000個。“去年端午賣了500萬個粽子,今年的計劃是680萬個,現在看來要超。”周丹説,“政府採購確實一點都沒有了,但是私人企業的訂單量增加了20-30%,佔7成。”

  另一家全國性粽子公司成都分公司的銷售部主管阮曉英也告訴記者,今年生産高端産品的生産線減少了,高端産品不僅總量少了三分之一,價格也降了。“送禮的少了嘛,以前送500多元一盒的,現在就送200多元一盒的。”她説,不過由於中低端産品賣得好,公司的整體銷量仍舊保持不變。

  記者在現場也看到,往年動輒近千元的禮盒已經消失,最貴的不過400多元,而100元上下的成為送禮主流。

  企業應對

  主動擠泡沫 實價銷售

  市場在變,各大“粽子”企業們也紛紛出招應戰端午。周丹透露了今年銷量不減反增的一個原因—“私人定制”。節前,該企業打出了“提倡節約歡迎配裝”的廣告標語。配裝,就是消費者自己選粽子,自己配盒子。

  “想吃啥子味道的就選啥子味道的,比如你選4個鮮肉的,4個蛋黃的,2個白粽子,再配幾個鹹鴨蛋。選好了再挑個盒子裝起,巴巴適適的,送人又有面子。”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最便宜的鮮肉粽、蛋黃粽2.5元一個,白粽子1.5元一個,鴨蛋1.5元一個,包裝盒2-5元一個,算下來不過30多元。這種“私人定制”的方式,特別受中小民營企業的歡迎。

  另一家成都本地食品企業今年也改變了行銷策略,擠出“泡沫”調整了價格體系。該公司市場部經理劉朋告訴記者,“往年粽子禮盒標價‘虛高’,實際銷售價的底線為標價的6折,迎合了部分送禮和公款消費的需求。今年這部分需求沒了,如果再標高價,就沒人來買了。”因此,今年該公司直接將零售價定位團購價,即直接標6折價格。“這主要是心理作用,老百姓以前看我們標價100元,可能問都不得來問,但現在看你標價60,他就會來買。”他説。

  受到“八項規定”的影響,往年加入“粽子大戰”的高星級酒店和高端餐飲企業,今年也在“收縮戰線”。5月25,記者也詢問了多家高星級酒店和中高端餐飲的粽子銷售情況。一家五星級酒店的粽子禮盒最低的僅98元,其他兩家酒店則最低分別為198元、188元一盒。“我們198元的已經賣完了,今年本來訂的量就少。”一家酒店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轉型策略高端市場縮水大眾市場找機會 

  “今年來找我們定粽子的酒店確實少了。”劉朋説,以前來定做粽子的企業都要求從生産到包裝一條龍服務,今年來預訂的不僅數量減少了,還從禮盒變成了散粽。“特別是高端餐飲不好做了,有些企業預訂散粽也是作為一種增值服務,免費送給來消費的客人吃。”

  人工、原材料和物流等成本重疊增長,高端産品銷售大幅減少,“粽子”企業都面臨著利潤縮水的考驗。不過,這些商家依然對今年的市場持樂觀態度。“過端午節,老百姓總是要吃粽子的。”周丹表示,當下是難關也是機遇,調整産品結構後,將適應新的市場需求。“任何一個轉型都有陣痛,只要挺過去了,走在前面的人就會最先嘗到甜頭。”劉朋也説,公司做好了今年銷售額受影響的準備。

  華西都市報記者 童星燕攝影吳小川

  作者:童星燕吳小川

[責任編輯:普燕]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