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春節民俗知多少

日本人“除夕”請惡鬼登門

時間:2015年02月11日 16:52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日本人“除夕”請惡鬼登門

  編者的話:今天是農曆小年,春節一天天近了。各國新年時間不同,慶祝方式不同,但辭舊迎新的喜慶,驅邪祈福的虔誠是一樣的。

  日本人“除夕”請惡鬼登門

  面目猙獰,身披蓑衣,手裏還拿著大刀。這是日本男鹿半島地區生剝鬼的形象。生剝鬼被認為是日本800萬神靈的使臣,代表神靈降臨人間。日本新年是西曆1月1日,每到“除夕”就會有人裝扮成生剝鬼,到每家每戶去抓懶孩子,看看有沒有不孝順的媳婦,同時還有驅邪避災之意。

  蓑衣上的稻草可以辟邪

  在秋田縣男鹿市的生剝館內,展示著各種各樣的生剝鬼面具,共有100多個。這些鬼面具都是男鹿市各地實際用過的。在生剝館旁邊有一個古木屋,裏面每天都上演生剝鬼習俗秀。在開演前,突然聽到拉門外面有鬼的呼嘯聲,還有跺腳聲。身穿和服的男主人拉開門後,只見兩個身披稻草蓑衣,頭戴生剝鬼面具的怪物出現在眼前,他們手裏拿著很大的切菜刀,氣勢嚇人。其實菜刀是假的,並非真物。

  兩個怪物在門開後又跺了幾次腳,咆哮著走進屋內,高喊:“有懶惰的人嗎?我聞到懶人的味道了,有不孝順的媳婦沒有?”邊喊邊到處翻看,連櫃門都要打開。這時男主人會拿出小方桌,上面擺滿菜,然後再奉上神酒,生剝鬼也不客氣,大大方方地坐在桌子前,接過來就喝,然後開始和男主人聊家常,一般都是過去家裏發生的大事,如婚喪嫁娶,然後是今年的收成等,還要追問家裏小孩子是不是聽話好學,這一年懶不懶,媳婦是否孝順等。家常聊得差不多了,酒也喝好了,生剝鬼就要離去了。主人獻上謝禮,生剝鬼收下就可以走了,當然在出門前,還要再跺腳,走的時候嘴裏喊著明年還會再來,繼續上其他人家抓懶孩子去了。這時觀眾們紛紛起立,爭著撿拾掉在榻榻米上的稻草。這些稻草都是生剝鬼穿的蓑衣上掉下來的。據説拿著可以驅邪去病,給人帶來好運。因此,即使不是真正的“除夕”夜,眾人爭搶依然十分踴躍。

  只能由獨身男性來扮演

  生剝鬼習俗看上去恐怖粗魯,實際上卻是有規矩的,而且主要目的是勸人向善。手或者腳碰到火爐沿兒皮膚就會被燙傷,把燙傷的皮膚剝掉,為生剝,有懲罰之意。寓意做了壞事就要受到懲罰。所以生剝鬼過年到家裏,和主人聊家常旨在懲罰懶惰,讓人們帶著勤奮和尊老愛幼的心情迎接新年。

  但是這樣並不意味著生剝鬼就可以任意闖進民宅。一般是要由年輕力壯的單身青年扮演生剝鬼,在“除夕”之夜兩人一組,並配一個帶路的,日語稱為“先立”,“先立”要先去敲門,詢問主人是否讓生剝鬼來訪,如果人家同意,生剝鬼才能前來。否則就不能前往。當地的規矩是進門前要跺腳7次,坐在飯桌前再跺腳5次,離開起立時再跺腳3次。這取孩子7歲、5歲和3歲的意思,意為這家的孩子們不會有病,不會受傷等,獲得幸福。過去主人給生剝鬼的謝禮多為年糕,現在主要是現金。金額在1000到3000日元(100日元約合人民幣5元)左右。而且按照傳統習俗,生剝鬼只能由單身的男性來扮演。過去當地的男性都希望能夠扮演生剝鬼,因為那是一種榮譽,也是成人的標誌。但是現在由於人口大幅度減少,單身男性明顯不夠的時候,也可以由健康的壯年男性擔任。

  生剝鬼文化面臨挑戰

  生剝鬼的由來有很多傳説。最為靠譜的一種是和中國有關的。傳説中國的漢武帝攜帶5個鬼來到此地。沒想到這5個鬼開始作惡,禍害村民。於是當地村民就提出,如果5個鬼能在一夜之間建起千級石階,就獻上村裏最美的姑娘。如果建不成就立刻離開村子。沒想到鬼們很快就造好了999個臺階。村民急了,在鬼就要造好最後一級石階的時候,學雞叫。鬼們聽到後,驚慌而逃,再也沒有出現過。但是鬼像卻以人扮“生剝鬼”的方式流傳至今。

  在記者看來,生剝鬼有點像中國的居民委員會,調解家庭矛盾,懲罰懶漢,督促人們勤奮。目前已經被日本官方指定為國家重要無形民俗文化遺産。儘管政府給予重視,但是也面臨危機。當地人説一是因為少子高齡化,再就是願意接受生剝鬼來訪的家庭在減少。很多人不希望暴露自家隱私,也有人純粹是嫌麻煩,不想打掃衛生,做到裏外都能讓人看,或不想準備生剝鬼專用膳食等。這一古老傳統民俗的傳承面臨挑戰。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

[責任編輯:普燕]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