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最新消息

澳門人在北京:留校盼做京澳橋梁

時間:2014年12月19日 14:32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劉宇翔在北京《澳門回歸15週年成就展》上當志願者。

  劉宇翔在北京《澳門回歸15週年成就展》上當志願者。

  香港《文匯報》今天刊文澳門人在北京,文章稱“國家好了,澳門才會更好”。澳門回歸前,澳門人對內地一直有隔膜,但澳門回歸後,澳門人與內地人交流頻繁,這種隔膜在漸漸消融。對於存在的問題不能急,但也不能因為它小就忽略掉,消除因文化差異而産生的隔膜,往往是從小事找到突破口的。

  “我喜歡澳門,也喜歡北京,國家好了,澳門才會更好!”在澳門土生土長、已在北京學習生活近4年的劉宇翔告訴記者,他明年7月就從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政治係畢業,畢業後會留在政法大學港澳辦做一些負責澳門學生和內地交流的工作。他很期待接下來的角色,讓他可以為京澳兩地青年學生交流溝通做更多的事情。

  在劉宇翔看來,澳門回歸前,澳門人對內地一直有隔膜,但澳門回歸後,澳門人與內地人交流頻繁,這種隔膜在漸漸消融。劉宇翔至今還記著澳門回歸的那個晚上,當時只有7歲的他跟著電視唱國歌,當時並不太懂,但從此知道自己是中國人,也由此對北京産生了好奇,或者説是神秘。

  基於這種好奇,劉宇翔放棄了澳門大學、中山大學,直接報考了北京的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9月,劉宇翔一個人拿著行囊走入政法大學。初到北京,他一度不太習慣,不僅上課聽不太懂,課餘也常常因語言鬧出不少“笑話”。為儘快融入學校生活,掌握好普通話, 劉宇翔主動與同學進行溝通,同時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社會活動。

  劉宇翔説,一個學期過去,他基本掌握了普通話,聽説沒有問題,這讓他更自信地參與到各種社會活動中去,並得到同學們的認可,最終被同學們推選為政法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學生會主席,北京(高校)澳門學生聯合會副理事長。

  對這些頭銜,劉宇翔表示不是為了“出風頭”,而是想實實在在為在京的澳門學生、為澳門與北京兩地的學生溝通做點事情。比如,他先後組織澳門學生代表與澳門航空溝通,促成澳航答應給予在京的澳生購買京澳往返機票的便利;組織參與了全國大學生澳門青年學生論壇,以及近兩日每天擠著地鐵到北京展覽館澳門特區成立15週年成就展上當志願者等。

  消除兩地隔膜 從小事入手 

  劉宇翔也表示自己會去澄清一些身邊人針對內地的一些誤解。內地在發展,在往好的方面發展,對於存在的問題我們不能急,但也不能因為它小就忽略掉,“消除因文化差異而産生的隔膜,往往是從小事找到突破口的。”

[責任編輯:郜利敏]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