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1月5日電 日前,國內第一套多國別、編年式大型文學工具書——10卷本的“當代外國文學紀事(1980-2000)”叢書面世。該叢書由一百多位外國文學研究界專家與極具學術潛質的優秀青年學者主編,由擁有120年曆史的商務印書館出版,編寫編輯出版近10年。1月5日,“當代外國文學紀事(1980-2000)”叢書發佈會暨專家研討會在北京外國語大學舉行。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彭龍,商務印書館總經理于殿利,北京外國語大學王佐良外國文學高等研究院院長兼叢書總主編金莉,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所前所長、研究員吳元邁,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所所長、研究員陳眾議,北京大學西語系教授趙德明,清華大學外文系主任顔海平,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員史忠義,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胡真才,商務印書館英語室主任馬浩嵐,以及“當代外國文學紀事”叢書各卷主編、校內部分院繫領導與教師出席活動。
“當代外國文學紀事(1980-2000)”(10卷本)叢書是由北京外國語大學王佐良外國文學高等研究院院長金莉教授主持、眾多外語院係師生共同參與的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成果。金莉總主編對項目編寫的工作做了回顧和總結,從立項、組織編寫到成書過程之艱辛。“當代外國文學紀事(1980-2000)”叢書共10卷:《德語卷》、《俄羅斯卷》、《法國卷》、《拉丁美洲卷》、《美國卷》、《日本卷》、《泰國卷》、《英國卷》、《羅馬尼亞卷》(待出)、《西班牙卷》(待出),每卷按照年代順序,以作家詞條引領作品詞條,對20世紀最後二十餘年間亞洲、歐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的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文學發展進行全面梳理,全景式、多視角、多維度地展示了這些國家和地區當代外國文學發展動態和基本狀況。
“格物致知,信而有證;厘清源流,以利甄別。”與會專家認為,叢書題材和視角獨特,編撰理念新穎,內容具有前沿性和權威性。各卷本除了介紹和簡要評述作家、作品、評論、文學理論發展、文學機構與重要獎項、重要文學事件外,還分析對這二十多年間的小説、戲劇、詩歌和文學理論的發展狀況做了詳細的研究綜述,力圖勾勒出文學和理論的發展脈絡,以最小的篇幅容納了最大的內容和資訊量。
作為圖書出版方,具有120年曆史的商務印書館有悠久的外國文學出版傳統。據資料顯示,僅是在1897-1949年間,商務印書館就出版了包括劇本、小説、詩歌、散文、文學史、小説史、演説、書牘、日記等文類的外國文學作品有580種,地域上包括了美國、日本、英國、德國、奧地利、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羅馬、希臘、印度、俄國、丹麥等;形式上有英文加註釋讀本和名著翻譯,反映了當時的學者選擇譯介的眼光與出版者的文化使命感,即使是在抗戰時期極其艱難的情況下,商務印書館也不曾放棄過外國文學的出版。1949年之後,商務印書館的外國文學出版傳統仍然保持和延續,並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在不斷的轉型和調整中日益豐富起來。1962年,“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課外閱讀教材小組”為商務印書館的一套“英語簡易讀物”做改寫和選注;同年,王佐良、李賦寧、周玨良三位先生主編的《英美文學活頁文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1996年王佐良先生撰寫的《英國文學史》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並一直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商務印書館總經理于殿利在談到與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合作時講到:“商務印書館與北外在外語教育和文學領域有著優秀的合作傳統,而今,叢書的出版不僅是商務與北外良好合作傳統的延續,也是開啟雙方更深、更廣合作的契機。”
與會專家認為,“當代外國文學紀事(1980-2000)”十卷本叢書的出版標誌著北京外國語大學在外國文學研究領域持續探索的重大進展,是北外外國文學研究領域的一大盛事,將為我國廣大的外國文學研究者、學習者和愛好者提供20世紀最後二十年間外國文學創作和研究的基本資訊,會對我國的外國文學教學與研究的學科建設起到推動作用;同時,也可為有關部門制定外國文學研究的規劃及其他文化政策和措施提供有效的參考,為我國外國文學研究總體的發展建設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楊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