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的歷史:德國人的猶太恐懼症與大屠殺》 [美]克勞斯·P.費舍爾 著 佘江濤 譯 譯林出版社
德國歷史上的反猶文化源自於哪?它如何演化為戰爭對猶太人滅絕性的種族殺戮?《強迫症的歷史:德國人的猶太恐懼症與大屠殺》解答了上述問題。
自中世紀以來,在歐洲的文化中,尤其在德國的文化中,就充斥著反猶太人的現象,它在基督教、仇外性、生物人種學等多方面有其深刻的歷史淵源,直至納粹大屠殺的發生。
對猶太人滅絕性的種族殺戮,來自普通人類和普通德國人的黑暗本性;來自文明對這一本性約束的崩潰;來自同樣出於受害者本性的恐懼和自保,以及歷史中長期形成的猶太人緩和、逃避、順從等集體無意識……
它還來自德國集權主義制度的黑暗傳統;來自納粹極權主義警察國家的恐怖控制和運作;來自充斥工具理性的科層體制高效而無道德考量的共謀,以及國防軍的納粹化支援;來自歐洲各類國家不同程度的反猶太人行為,以及世界各地的漠不關心和無所作為……
這是德國經濟政治社會一段迷失方向、瀕臨崩潰、焦慮絕望、道德危機的黑暗歷史,猶太人不可逃避地成為災難的替罪羊;來自種族主義革命和攫取權力的需要,這種需要必須製造對手;來自納粹政權成功地利用了人性的弱點……
作者克勞斯·P。費舍爾,1942年生於德國慕尼黑,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獲得文化與知識史學博士學位,目前任教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瑪利亞市阿蘭漢考克學院。本書是費舍爾繼《納粹德國:一部新的歷史》之後,敘述德國反猶史及其極端形態的經典之作,再現了各種要素聚合發酵而成的一場滅絕性的種族殺戮,並從幾個不可或缺的層面形成了納粹大屠殺的歷史敘事。美國《圖書館雜誌》評論,“費舍爾對於一手資料和二手資料的融合可謂駕輕就熟,能夠將各種文學題材糅進一部非凡的學術著作之中。”
對於如今的人來説,只有真正把握了這場大屠殺的種種緣由,才有可能抵禦人類殘暴事件的再次發生。閱讀一段黑暗的歷史,努力貼近深切的非人感受,是為了堅守光明永不散去。(艾瑞)
[責任編輯:楊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