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臺灣嘉賓趕壯族三月三歌圩: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2017年04月05日 13:5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4月5日南寧訊 “乘興而來,滿意而歸”,這是來南寧參加2017年中華一家親——桂臺各民族歡度“壯族三月三”活動的臺灣花蓮縣海峽兩岸少數民族交流協會參訪團、臺灣青年創業就業體驗營、臺東縣參訪團、臺北市教育參訪團、第26屆時報金犢獎廣西校園分享會專家團等5個團隊93名臺灣嘉賓的共同心聲。

  初來之時,充滿期待

  此次受邀參加2017年中華一家親——桂臺各民族歡度“壯族三月三”活動的臺灣嘉賓分別來自花蓮縣、臺東縣、臺北市等地,其中80%是第一次來到南寧。花蓮縣的議員、花蓮縣海峽兩岸少數民族交流協會參訪團團長陳建忠先生表示,這是花蓮縣第二次組團來廣西趕壯鄉歌圩,今年花蓮的鄉親來南寧感受壯族三月三活動的熱情很高,早早就預訂了機票,近期臺灣到廣西的航班出現了一票難求的局面。希望廣西和花蓮之間常來常往,兩岸民眾越走越近,越走越親。

  中國國民黨青年部副主任、臺灣青年創業就業體驗營團長黃晨霖先生表示,這次組織了18名臺灣青年組成的參訪團到南寧參加活動,一是讓臺灣青年體驗壯鄉風情,感受一衣帶水的南寧民俗文化;二是到南寧職業技術學院桂臺青年創業就業實訓基地開展體驗活動,了解到南寧創業的臺灣青年的企業情況,期望桂臺青年通過近距離的交流接觸,打消隔閡,增進了解,融洽感情,成為共同打拼的好夥伴好朋友。

  臺灣旺旺中時文化傳媒(北京)公司總經理、有“金犢獎之母”之譽的林淑黛女士表示,這次來南寧,是為舉辦第26屆時報金犢獎廣西校園分享會而來,廣西各高校組織了近千名師生參加,期待活動取得圓滿成功,也期待參加壯族三月三活動,感受原汁原味的壯鄉風情。

  參訪過程,收穫滿滿

  一趟參訪,看不完的美景道不盡的感動。2017年中華一家親——桂臺各民族歡度“壯族三月三”活動,南寧市臺辦圍繞“貝儂手牽手,兩岸心連心”主題,為臺灣嘉賓量身定做豐富多彩的行程,在為期一週時間裏,南寧邀請的5個團組再加上活動期間自治區臺辦安排的花蓮縣洄瀾合唱藝術團、花蓮縣北濱小學代表團、佛光大學參訪團等多個團組,在南寧市參訪的臺灣嘉賓高峰時人數達到了200多人,臺灣嘉賓橫跨兩市(南寧、崇左)四縣(馬山、上林、賓陽、大新)四區(武鳴區、青秀區、興寧區、西鄉塘區),行程近2000多公里,先後觀看了3場文藝演出,舉辦了8場座談會,參訪了19個單位,南寧市絢麗多彩的民族風情、熱情好客的壯鄉同胞、友善和睦的淳樸民風、欣欣向榮的城市發展等城市名片,給臺灣嘉賓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在觀賞了精彩的桂花香兩岸、中華一家親——2017年桂臺各民族歡度“壯族三月三”聯誼晚會和“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的開幕式錶演後,臺東縣參訪團蔡淑君説,“今天的活動超級棒,好盛大、好隆重,我們覺得非常榮幸可以參加這個活動,回去要跟鄉親講,下次有機會一定得過來,這跟一般的旅遊是不一樣的,可以有深度了解到我們各個不同少數民族的風格,每個民族的特色都展現出來了。而且民族都是融合的,不區別不區分,我們都是一家人。”

  在南寧職業技術學院開展體驗活動及與南寧創業臺灣青年座談後,臺灣青年創業體驗營營員、臺灣觀光學院旅館管理系學生陳俐廷表示,來到南寧之後,不僅感受到各級政府、臺辦的領導、工作人員對大家的貼心照顧,同時,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及參訪的美景都讓各位青年流連忘返,完全融入到了廣西“三月三”盛大的節日氛圍之中。

  臺灣青年創業體驗營營員、臺灣佛光大學企業管理系學生楊哲灃表示,現在的南寧正朝著國際化大都市的方向發展,此行深深感受到壯鄉同胞的熱情,為南寧優美的環境、包容的鄉親、開放的格局所折服,也被這座城市深深吸引,未來自己的家族企業有望在南寧開設分部,畢業之後一定到南寧來發展。

  在參訪了南寧桂雅路小學、濱湖路小學和碧翠園小學,兩岸小學生共同寫下“手牽太魯閣”的書法,見證南寧濱湖小學與臺灣花蓮北濱小學因“濱湖藍”和“花蓮藍”而結緣,達成結成姐妹學校的意向後,臺北教育交流團團長、臺北市公私立小學榮譽理事長張文宏表示,10年前自己曾到訪過濱湖路小學,現在再來感覺到學校變得更加美麗和精緻了,同時也感受到了老師們成長的喜悅。2016年到桂雅路小學參訪,此次已是第二次率團到桂雅路小學,雙方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此次參訪不僅是經驗的交流,更是友情的傳遞與深化。

  參訪團副團長、臺北中學家長聯合會總會長許孝仁表示,通過此次交流感覺到“兩岸一家親,桂雅臺北親上親”。桂雅路小學家委會成員湯宏2016年曾赴臺交流,是張文宏等的老朋友了,她表示希望臺北的小學與桂雅路小學多交流,希望“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從小在孩子們的心中根植。

  第26屆時報金犢獎廣西校園分享會成功舉辦後,旺旺中時文化傳媒(北京)公司總經理林淑黛表示,此趟南寧行,除了收穫首次廣西校園分享會成功喜悅之外,還收穫了其他兩項意外之喜,一是與南寧職業技術學院達成了在南寧建立金犢魔法學院的初步意向,二是在借助中時文化傳媒公司平臺宣傳推廣廣西橫縣茉莉花文化與廣西臺辦、南寧臺辦和橫縣政府搭成了共識,十分看好與廣西、南寧市的合作前景。

  依依惜別,情深意長

  一灣海峽,阻隔不斷兩岸同胞的情誼。在參訪的過程中,臺灣嘉賓處處體驗到南寧鄉親對他們毫不做作的親和友善以及發自內心的深情厚意,表示快樂的時光雖然短暫,願回憶將它定格為心中唯美的永恒。在即將返臺前夕,臺灣嘉賓紛紛表達出了依依不捨和期待來日再相會的眷戀之情。

  30日在到南寧參訪的各團組聯歡會上,南寧市臺辦主任何見霜表示,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不可分割的一家人,家庭和美幸福、社會繁榮穩定、臺海和平安寧、民族團結復興,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把這一美好的願望變為現實,需要兩岸同胞共同作出努力。南寧市願意多承辦海峽兩岸的交流活動,為兩岸鄉親搭建起交流溝通的橋梁,拉近兩岸同胞的親情和民族認同感,築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石,拓寬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共同開創美好未來,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臺灣花蓮縣海峽兩岸少數民族交流協會理事長李尚典表示,為加強廣西與花蓮的溝通聯繫,協會與廣西交流已經邁入了第10個年頭,自己已經往來廣西30多次了,深切感受到了“桂花香兩岸,中華一家親”的同胞情誼,每次廣西之行、南寧之行都帶來不同的感受,都有不同的感動,但有一條是永遠不變的,那就是廣西和南寧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希望兩岸同胞常來常往,象走親戚一樣越走越親。

  29日在南寧過生日、收穫南寧市臺辦及全體參訪嘉賓生日祝福的花蓮縣議員助理陳怡璇深受感動,表示自己在南寧過了一個十分有意義的生日。南寧鄉親團結友愛、開放包容、熱情好客、淳樸善良的性格使人印象深刻,每到一處都受到南寧鄉親熱情的招待,感到南寧鄉親與臺灣鄉親沒有一點隔閡感,天生的有一種親近感,兩岸同胞一見面就能夠自然熟悉起來。

  臺北景文中學家長會會長楊樹感謝廣西臺辦和南寧臺辦的邀請,他表示,參加這次活動,對南寧有了顛覆性的認識:一是重視教育,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禮儀等方面十分重視,效果非常好;二是重視城市規劃和建設,看到了南寧向國際大都市邁進的步伐,南寧的城市建設並不輸給其他一線城市;三是重視環保,整潔美麗的市容、綠樹成蔭鮮花競開的市貌給人印象深刻;四是重視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看到了很多各民族的非遺項目保持得非常完好,舉辦的開幕式民族元素非常豐富。總的感到南寧市政府是一個有前瞻性、有行動力、受市民滿意的政府,希望南寧發展更好。

  2017年中華一家親——桂臺各民族歡度“壯族三月三”活動已經接近尾聲,參訪的臺灣嘉賓也將陸續離開廣西、離開南寧,但兩岸同胞的友情和友誼一直在延續,大家離別之時相互擁抱,彼此道一聲珍重,期待明年再相會。(台灣網南寧市臺辦通訊員 黃旭升)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