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北京展區:傳統文化圖書受青睞

2016年08月16日 08:41:23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字號:    

  □本報記者 左志紅

  北京展區人氣旺。劉若昕 攝

  東方寶笈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用珂羅版技術複製的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康熙手抄《金剛經》吸引了臺灣讀者。劉若昕 攝

  第12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北京展區特設綠色印刷精品圖書專架,展示“北京市綠色印刷工程——優秀青少年讀物綠色印刷示範項目”的入選圖書。劉若昕 攝

  古籍影印本、中醫圖書、武術圖書、藝術圖書、書畫作品……8月12日,第12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在臺灣開幕,北京展區展示的有關傳統文化的圖書受到臺灣讀者青睞。《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從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了解到,今年北京展區共有5家單位攜500余種圖書和印刷複製品參展,這5家單位分別是北京出版集團、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東方寶笈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

  傳統與現代交融

  古樸典雅的線裝書、色彩斑斕的敦煌壁畫,用線裝技術與珂羅版印刷技術向觀眾展示了傳統文化的魅力;採用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技術製作的圖書,用現代技術向觀眾展現了可視聽互動的超現實場景。北京展區向觀眾展示的,正是這樣一幅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圖景。

  傳統的印裝技術讓人驚嘆。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帶來了古籍影印出版的最新成果,採用手工宣紙線裝製作的《歌詩編》《稼軒長短句》《唐女郎魚玄機詩集》《南華真經》;還有國家圖書館所藏彩繪孤本《禦制耕織圖》的複製品,該書描繪了清朝康熙帝南巡期間看到的百姓耕種、勞作的日常生活景象。專業從事珂羅版藝術臨制的東方寶笈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展示了其採用珂羅版技術複製的最新産品,包括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康熙手抄《金剛經》,瀋陽故宮博物院的《官上加官》《竹猿圖》,還有敦煌壁畫等。東方寶笈總經理李東方告訴記者:“一幅精心臨制的珂羅版複製品與原作相比可達到纖毫畢見、逼真傳神的藝術效果,能使作者本人都難以辨認。正是這特殊的藝術再現能力,才使得這門古老複雜的手工複製技術歷經百年而不衰。”

  新技術在這裡熠熠生輝。此次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上,北京展區的AR和VR技術大展風采。北京出版集團旗下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帶來了應用最新的VR技術呈現遠古恐龍世界奇觀的《大開眼界 恐龍世界大冒險》,通過虛擬的數字倣真場景,把華麗、壯美的超現實圖像呈現在讀者眼前,著實讓參加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的臺灣讀者朋友們大開眼界。北京聯合出版公司的“艾布克的立體筆記”是一套兒童科普繪本,這套書獨到之處在於使用AR技術,將傳統繪本與專屬APP相結合,使圖書內容的三維效果全息立體地呈現于孩子們的眼前,可視聽、可互動,真正做到了讓知識躍然紙上,實現了傳統圖書的個性化學習。“艾布克的立體筆記”的第一本《探索太陽系》在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上亮相,同期系列《探索人類的偉大奇跡》《探索人類的偉大發明》《探索狂野動物》《探索身邊的科學》等不日也將發售。

  藝術與武術齊飛

  北京展區展示的500多種圖書中,除了各出版單位的暢銷圖書外,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圖書佔據主流,其中又以藝術和武術為主要內容。

  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展示的圖書以藝術類為主。該社圖書行銷公司總經理高岩告訴記者:“我社是一家專注于工藝美術領域的出版機構,這次所選的圖書都是中國傳統文化類的圖書,尤其是傳統工藝美術類的。選擇這些圖書,是為了更好地與臺灣的同業、學界和讀者進行交流,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今年與往年不同的是,該社成立了北京美聯京工圖書有限公司,這次展會除了經銷自己社的主要品種以外,還帶來了未能派團參展的其他出版機構的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圖書。例如,即將上市的《夏荊山佛畫藝術全集》,是當代佛畫藝術大師的佛畫藝術典籍,就佛畫藝術創作內容之廣、數量之多、藝術成就之高而言,目前國內外尚未有與此套書比肩的圖書出版。另外還有由中國美術館編輯的館藏作品《萬象生輝》,以及《五彩紛呈美輪美奐——古代瓷器集萃》《金光燦燦渾然天成——古代金器集萃》《中華民間古玉器集萃》《西清古鑒疏》等工藝美術圖書。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在這次展會上收穫頗豐,與臺灣出版商就“武學名家典籍叢書”“武學古籍新注叢書”等10多本武學圖書的中文繁體版版權輸出達成意向。另外,該社也組了臺灣武術名家的書稿。該社黨總支副書記李金莉告訴記者:“我社40種參展圖書,主要是武術和中醫這兩大類,這是考慮到這些圖書在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背景下更能引起共鳴,促進文化交流。”武術圖書成為參展重點並得以輸出版權,是緣于該社2015年1月成立的人文·武術圖書事業部。據介紹,該社人文·武術圖書事業部,有國內武術圖書、雜誌業界資深編輯加盟,重點發展經典武學圖書,致力於武術古籍、民國武術專著等稀有版本的挖掘和整理,網羅國內知名武術專家和學者為點校註釋隊伍,策劃圖書注重經典性、可讀性、創新性,為中國武術文化的傳承載體建立全新範本。在這次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上展示的,除了上述幾套叢書外,還有《張策傳楊班侯108式》《河南心意六合拳》《劉晚蒼武功傳習錄》等書。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