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兩岸學者:傳承神農炎帝文化 增進中華民族認同

2016年01月25日 07:13: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記者從山西省高平市旅遊文物局獲悉,為期兩天的“山西高平神農炎帝文化學術研討會”23日在北京開幕。“傳承神農炎帝文化,增進中華民族認同”,成為30多位與會兩岸學者的共識。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許嘉璐認為,炎帝是將農耕文化確立的一個偉大人物,弘揚炎帝文化就要弘揚他涉群山、嘗百草、植五穀、創耒耜,開創農耕文明先河的功績和精神。農耕文明是孕育中華傳統文化的搖籃和襁褓,鍛鍊了中華民族的堅韌意志,因此即使是在最艱苦的條件下,也能生生不息。

  “我是炎帝老爺子的粉絲,所謂粉絲,就是粉身碎骨也要追隨。”東莞臺商子弟學校董事長、臺灣海峽兩岸神農炎帝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葉宏燈介紹説,中華文化在臺灣有完整的呈現,臺灣現在有254座供奉神農大帝的宮廟,信眾眾多。

  葉宏燈説,希望兩岸在此方面加強交流往來,通過提升對炎帝文化的學術研究,將炎帝精神發揚光大。

  高平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建縣歷史超過兩千年,境內留有許多炎帝神農的遺址遺跡、碑記石刻和民俗傳説,總計石碑110余通、廟宇35處,甚至因炎帝活動而得名的村地名也有約20處。

  據高平市旅遊文物局介紹,投資2.3億元的高平炎帝陵修復保護工程主體部分已經全部完工,預計將於今年農曆四月初八炎帝生日當天向公眾開放,並進行祭祀和文化活動。(記者 王學濤)

[責任編輯:郜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