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兩岸炎帝文化研究學者在京挖掘古中國文明“寶藏”

2016年01月25日 07:0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1月23日電 (胡健)山西高平神農炎帝文化學術研討會23日在北京召開,來自北京、浙江、福建等中國大陸6個城市及臺灣和香港地區的30余位專家學者,在此圍繞“傳承神農炎帝文化、增進中華民族認同”主題,展開為期兩天的討論研究。

  神農炎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山西高平是神農炎帝的故里,高平現存炎帝文化資源的遺址、遺跡數量眾多。2015年11月2日,在高平市羊頭山神農城遺址發現仰韶文化時期遺址,成為高平炎帝故里又一重要佐證,並同山西臨汾陶寺遺址等一起成為印證山西為中華文明發祥地證據鏈的重要一環,此重大發現也引發海內外學者關注。

  山西省委宣傳部部長胡蘇平在致辭中表示,本次研討會是繼2015年6月山西發佈陶寺遺址重大考古成果以來,縱深挖掘研討上古文化資源的又一重要會議,對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基因,具有重要意義。

  臺灣海峽兩岸神農炎帝文化交流學會理事長葉宏燈介紹説,目前臺灣現有254座神農大帝的宮廟,神農炎帝信眾約為500多萬人,充分表明中華民族始祖炎帝文化之根已經深深厚植于臺灣。

  2012年以來,以葉宏燈為代表的臺灣炎帝信眾,以臺灣神農大帝協進會為代表的神農炎帝民間協會多次到高平尋訪、研究、探討和祭祀。在高平炎帝陵修復保護工程建設過程中,葉宏燈等臺灣信眾捐資捐物,參與工程建設。

  此外,臺灣炎帝神農文史學會等機構還多次組織臺灣學者在高平開展“中華神農文化尋根之旅”等活動,對推動兩岸炎帝文化交流,實現中華民族的團結和融合,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研討會旨在通過海峽兩岸眾多頗有建樹的知名專家就“羊頭山神農城與仰韶文化”、“多視角探索神農炎帝在羊頭山的文化現象”、“神農炎帝與中華農業的起源及其發展”、“中華醫藥文明與始祖神農炎帝”、“海峽兩岸共祭神農炎帝與民族認同和中華民族的凝聚”等議題展開多角度、多層次的論證,以深挖山西底蘊深厚的古中國文明寶藏。(完)

[責任編輯:郜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