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特寫:兩岸廟會裏的臺灣來客

時間:2015年06月17日 08:3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第一次來到大陸,停秀貞感覺到十分驚奇,這裡一切都和臺灣這麼相似:閩南語的口音,海岸的氣候,連晚上出來逛夜市的人都顯得親切。“感覺就像到了隔壁村呢。”她説。

  “‘動力火車’就是我們排灣人的。”來自臺東金峰鄉,停秀貞有著排灣人的開朗活潑。穿起臺灣少數民族風格的花紋馬甲,她熱情地向路人介紹著臺灣美食。

  作為第七屆海峽論壇·兩岸特色廟會邀請的160家臺灣商家之一,停秀貞帶著自己的文創品牌“撒米令”來到廈門,將在廈門參展到16日。

  “‘撒米令’在排灣語是傳神之意,也是古韻古樸的意思,在漢語裏指撒種的時節。”停秀貞介紹,“撒米令”旨在推廣臺灣少數民族文化,這回她帶了家鄉特産洛神花蜜汁到大陸,第一天就賣了幾百杯。

  “我們的飲料是半賣半送的,主要用來做人文推廣,讓更多人知道臺灣少數民族特色文化。”停秀貞介紹,許多臺灣人和大陸游客都十分喜愛臺灣少數民族的農産品和手工藝品,但是在大陸地區還有很多人並不了解,“希望能在廟會結束後多到幾個地方走走,以後也想要來大陸開店。”

  旁邊的阿美人姑娘爃毅·阿啡同樣是第一次來大陸。見到有人問詢臺灣特色産品,她興奮地拿起iPad展示著花蓮老家的“金針花海”景觀。“是不是很漂亮,要是去花蓮你們可以看到更多的美景。”她笑著説。

  “金針花,文旦(柚子),剝皮辣椒,阿美族有很多好看好吃的東西噢。”爃毅·阿啡介紹著帶來廟會的特色産品“脆剝皮辣椒”,“這個在臺灣已經火翻了,一罐要250元新台幣。但這裡大家好像不太吃辣,也沒人知道,所以二三十塊人民幣就賣掉啦。”

  在花蓮開著美發沙龍,爃毅·阿啡偶然接到了邀請前來大陸參加廟會。性格爽快的她決定帶著店裏夥伴何惠祺等人一起來到大陸,賣起了家鄉特産。順便也過幾天不一樣的“大陸生活”。

  “前兩天去了鼓浪嶼,風景很漂亮,福建還有哪比較好玩?”客家人何惠祺之前只在電視上看到過大陸新聞,這回親自來廈門後感覺比想像的漂亮很多,“聽説福建還有客家土樓,我們特別想去看看。”

  停秀貞説,近年來臺灣少數民族文化越來越受重視,希望未來能與大陸有更多的交流互動。“大家多走走,多看看,認識了就交個朋友。”停秀貞説。(記者 黃鵬飛)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