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兩岸故宮致力借文創讓館藏文物"活起來"

時間:2015年04月13日 08: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2015中國蘇州文化創意設計産業交易博覽會11日在南京舉行。萌版的皇帝、嬪妃、故宮娃娃等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産品,亮相會場。

  在“把博物館帶回家——博物館視野中的創意産業”對話中,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説,故宮的秘訣是“萌”、讓皇家文化“接地氣”。

  對話活動的另一個嘉賓、有“臺灣創意教父”之稱的陳立恒則強調,博物館的文創産品要經過“二次設計”,不能説就只能代表“我曾經到此一遊”,然後過幾年就成為垃圾。

  陳立恒是法藍瓷的創始人。他認為,開發衍生文化産品,博物館應成為領頭羊。因為博物館裏的那些工藝品非常好才能留存下來,它的衍生品也應該非常精緻,才能符合博物館的高格調,才能發揮博物館文創産品的文化傳遞的功能。

  其實,不管是文創經典“桃花雙燕”、還是走紅多時的“朕知道了”膠帶、“老佛爺專用”朝珠耳機、“故宮娃娃”……近年來,兩岸故宮一直被當作博物館文創的“業內標桿”。

  “故宮共開發文創産品6754項。”單霽翔説,“從朝珠耳機到朱門金釘旅行箱再到故宮元素系列服飾,現在的故宮文創産品已經不同於早期的簡單文物複製品,增強了趣味性和實用性。”

  單霽翔認為,重視文創産業是當今故宮博物院服務於社會需求、致力於傳播故宮文化的必然結果。“了解受眾的興趣點,通過學術研究挖掘藏品內涵,製作、推廣有趣並有文物特點的文創産品,這樣就可以拓展故宮文化的影響力。”

  讓兩岸的館藏文物“活起來”,進行文物衍生文化産品合作開發是一條有效途徑。這一點早已成共識。2009年,故宮博物院與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首次聚首,雙方達成的“八項共識”中即有“文化創意産品交流機制”一項。目前,兩岸故宮文創産業的相互交流與合作正在進入實質推進階段。

  大陸重視文創産業的效益,而臺灣則較關注文創産業在創意生活方面的實現,兩邊合作就能創造很好的産出。陳立恒期望,博物館文化産品能展現中華文化的品質、品位與品格,讓全世界感受到華人的文化軟實力。(記者 周建琳)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