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臺南鹽水蜂炮交流團二度赴桂

時間:2014年02月11日 08: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廣西賓陽和臺灣鹽水兩地炮龍節的民俗在時間上很相近,大家都希望通過放鞭炮、舞龍舞獅把災難和不好的東西炸掉,未來一年有新氣象和很好的開始。”前臺南縣政府民政局長、臺南鹽水蜂炮交流團團長蔡宏郎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説道。

  起源於北宋年間的賓陽炮龍節10日晚上演,這個被譽為“東方狂歡節”的盛會吸引了無數海內外遊客蜂擁而至,人們追逐著7條飛舞的巨龍,將一串串點燃的鞭炮投炸向“龍身”。活動現場,人們滿目唯有鞭炮點燃後騰起的白色濃霧和不斷跳躍的火光,耳朵即使塞滿了棉花也被震得夠嗆!

  蔡宏郎已經是第二次帶領臺灣鹽水的“蜂炮”加盟賓陽炮龍節了,當晚他和南寧市的官員一道點燃了“蜂炮”,夜色裏,裝在巨型臺架上的花炮萬炮齊發,拉開了狂歡節的序幕。

  狂歡者們裹挾著炮聲、火光,沿街奔跑,他們擠到炮龍周圍,伺機鑽龍肚、摸龍頭,企盼新的一年的吉祥如意,好運連連。不一會兒,七條炮龍被鞭炮炸得只剩骨架,隨後人們燃起火堆,奏響鼓樂,把炮龍投入火中——“送龍歸天”,這意味著炮龍將浴火重生,來年正月十一再降臨人間。

  和2013年一樣,賓陽炮龍將於2月14日元宵節再次赴臺灣參加臺南鹽水蜂炮活動,屆時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産賓陽遊彩架也將首度亮相寶島臺灣,參加蜂炮節白天繞境活動。據悉,今年赴臺表演的長龍全身採用手繪圖案,共7節30米長,比2013年赴臺炮龍長4米。

  蔡宏郎説,兩年來,通過兩地炮龍民俗文化的交流,鹽水與賓陽的民眾們相互了解,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臺南市鹽水區這個昔日的無名小鎮已成為聞名遐邇的旅遊勝地,特別是南寧成為赴臺個人遊試點城市後,南寧的遊客人數增長很快;在農業合作上,臺灣的甘蔗已經在賓陽開展育種方面的技術交流,今年春天臺南的九品蓮花也將被送到賓陽育種,希望雙方今後能結出合作成果。

  據介紹,2007年以來,賓陽縣每年都舉辦“百龍舞賓州”炮龍節,從正月初九至十一,吸引國內外眾多遊客參與,旅遊收入也逐年增加。2013年炮龍節遊客達57.5萬人次,旅遊收入1.45億元。賓陽炮龍節也被評為“中國最佳非物質文化遺産節慶”,成為聞名遐邇的文化旅遊品牌。 (記者 林浩)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