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中華老字號便宜坊入臺 餐飲文化加深兩岸交流

時間:2014年02月10日 15:05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2月10日北京消息 2013年11月,北京便宜坊烤鴨集團與高雄河邊餐飲集團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將合作在高雄港的香蕉碼頭開辦一家便宜坊烤鴨餐廳,這將是便宜坊烤鴨在大陸以外地區開設的第一家分店。該集團董事長劉東亮近日接受中國臺灣記者專訪時表示,便宜坊烤鴨2月11日將赴臺參加“第三屆高雄燈會藝術節暨北京特色周”,並在活動期間舉行高雄分店揭匾儀式。

  新時代謀求新發展,老字號必須走出去

  “便宜坊”創建於明朝永樂十四年(西元1416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是大陸首批認定的“中華老字號”,其“燜爐烤鴨”是北京烤鴨兩大流派之一,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因烤制過程鴨子不見明火,保證烤鴨表面無雜質,被譽為“綠色烤鴨”。

  劉東亮説,大陸餐飲企業的改革僅有十幾年的時間,品牌意識、行銷方法、菜品創新等各方面與國際先進水準都還有較大差距,中華老字號應該勇敢地走出去,汲取先進經驗,煥發新的活力。

  餐飲文化加深兩岸交流雙方互補共贏

  2008年,應臺灣一家五星級飯店的邀請,劉東亮率領便宜坊餐飲團隊到臺北舉辦“美饌展賣”,展售旗下“都一處”品牌的燒麥。“15天,天天爆滿,我感到中華老字號在這裡很受認可,很有市場。主辦方的活動策劃和行銷能力也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劉東亮對當時的熱烈場面記憶猶新。

  劉東亮認為,一方面,兩岸同文同種,飲食文化與傳統習慣極為相似,接受度高;另一方面,臺灣餐飲企業菜品製作精良、包裝精美,通過合作,能學到市場化、標準化方面的管理經驗。而臺灣的餐飲企業也能通過與大陸餐飲企業合作,帶動技術隊伍的提升,達到雙方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目標。

  取材當地改進工藝 呈現北京烤鴨原味

  由於檢疫原因,大陸的鴨坯不能帶入臺灣,2011年,便宜坊集團燜爐烤鴨技藝傳承人白永明總廚率隊到臺灣舉辦展售活動,就嘗試使用臺灣本地的鴨坯。

  “臺灣的鴨與北京填鴨品種及飼養流程都不同,比北京的肥,個頭也大,所以只能從中揀選試製。”劉東亮説,“經過工藝的調整,在色澤、肉質和風味上,基本可以達到使用北京鴨坯製作烤鴨的九成。”2012、2013年元宵節,在高雄連續舉辦的兩次北京特色周上,便宜坊烤鴨都選取臺灣鴨坯試製成功,“所以我才敢下這個決心,到臺灣開店。”

  京臺企業合作升級傳承發揚傳統飲食文化

  根據簽署的合作協議,便宜坊將與河邊集團共同成立股份公司,便宜坊以智慧財産權、專利、菜品等無形資産入股,河邊集團出資,在香蕉碼頭開設第一家便宜坊烤鴨餐廳,餐廳營業面積約800平方米,各種手續正在緊鑼密鼓地辦理中。

  劉東亮表示,預計高雄分店將在明年開業,在堅持和傳承傳統工藝的同時,也將針對臺灣民眾的口味創新菜品。“目前便宜坊在臺灣已經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今年還要繼續去臺灣做活動,讓更多民眾了解我們。第一家臺灣分店開張后,要扎紮實實做,努力站穩腳跟。未來在臺北等其他城市開辦3到5家便宜坊餐廳的設想,也已成為合作雙方的共識。”(台灣網記者 李婷婷)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