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93歲華裔演員盧燕:信念是人生最重要基石

2020年06月09日 10:12:00來源:中國青年報

  93歲華裔演員盧燕:信念是人生最重要基石

  如果不是站在歷史的上空向前遙望,我們很難想像一個人與他的時代究竟有著怎樣的關聯。

  一個懵懂的女孩在大師輩出的時代誕生;一位年輕的女性獨自直面東西方文化的衝突與隔閡;一位飽經風雨的鮐背老人又一次深情地登上了舞臺……人們常説,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她追隨著怎樣的信仰,曾思考過怎樣的未來,又放了多少責任在自己的肩上。盧燕,這位享譽國際的華裔演員,一路輾轉,風塵僕僕,93歲高齡時,仍然向著她未完成的使命一次次出發。

  出生戲曲之家,梅蘭芳的提醒與她相伴一生

  盧燕1927年出生於北平,母親是與余叔岩、言菊朋齊名的“坤伶鬚生泰斗”李桂芬,義父是四大名旦之首的梅蘭芳。盧燕説,她從小就喜歡京劇。三四歲的時候,她的三舅舅總是唱著京劇喚她起床,這麼多年,她只要聽到西皮二黃就像回到了兒時的夢鄉。傳統的戲曲凝聚著中國人古老的審美體驗和道德範式,“每一齣戲都教人要忠心為國,盡孝道為父母,都是教人為善的。”這些做人的道理潛移默化地影響了盧燕,讓她一輩子都記著要“做個好人”。

  盧燕年少喪父,有9年時間,她與母親寄住在梅蘭芳家中。即便母親一早便告訴她“老天爺沒賞飯吃”,但還是擋不住她對京劇和崑曲的癡迷。盧燕笑稱自己是個“留學生”,總是跟著留聲機一遍遍地聽梅先生的唱片,學習京劇的唱腔。那段時間,梅蘭芳為表抗日之心,“蓄鬚明志”,輟演居家,總有梨園行的朋友來家裏談戲。每到夜晚,家中燈火輝煌,皮黃之聲不斷,盧燕在旁看得認真,梅蘭芳也常指點她梅派藝術的技巧和要領。在盧燕心裏,梅大師是她最崇拜,也是最佩服的人。“不但藝術好、很愛國,而且他的人格很高尚,總是照顧所有的同行,對人非常的仁慈”。

  16歲那年,盧燕和梅葆玖一起在上海黃金大戲院登臺演出,母親李桂芬和梅蘭芳一家都坐在臺下。她唱完二本《霓虹關》,便向梅先生請教。梅蘭芳對她説:“教你的身段都做了,做得很好——就是不到家。”這句話從此深深地刻在盧燕的腦海裏,成為她一生處事的提醒。

  若干年後,盧燕獨闖好萊塢,走上了另一條表演之路。盧燕敬業執著、謙虛勤勉,從不鬆懈一分對藝術的追求。1992年,已是國際影星的盧燕應邀攜她翻譯的話劇《普萊颯大飯店》到上海演出。她謙恭好學,每天排練回來還要與對手演員對兩個小時的臺詞,細細推敲角色語言的處理。B組的年輕後輩演出時,她放棄休息,在側幕日日觀摩,汲取他們的長處,常勉勵自己“還要再加把勁兒啊”。對待翻譯工作,盧燕也不含糊,在排演的空閒時間,她邀請懂戲且中文功底深厚的稔友,對照原著,逐字逐句地推敲,常常從清晨一直研討到子夜。《普萊颯大飯店》上演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劇作家葉沙新説,年逾花甲,盧燕還能有這種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著實令他肅然起敬。盧燕説,她永遠記得要精益求精,無論做什麼都盡力追求完美,把磨練和精進看成一種平常,“用梅先生的話説,就是‘追求到家’”。

  從好萊塢看中國電影,文化自覺是一種本能

  1947年,盧燕與母親移居美國。她説,初到美國的時候,日常來往的還是華人圈子,她不善辭令,很少與美國人主動交流。“那個時候,美國人根本就不了解中國人,他們沒有見過中國是什麼樣兒,中國人的文化他們也不懂。他們看到的只是最早的一批華僑,而那些華僑本來也沒有機會做別的,只能開飯館和洗衣店,用勞力來換取生活”。

  當她從帕薩迪納戲劇學院畢業,真正走向銀幕和熒屏之後,才意識到這種文化認識上的差異有多嚴重。當時她扮演的華人角色,常常按照美國編劇所理解的那種“程式化”印象,被描寫成低眉順眼、忸怩作態,惶然不顧是否符合真實情況。而一直以來,缺少溝通的橋梁、缺少分辨的聲音,使得認識的分歧越來越大。“我不能認同這種負面的描述,我覺得該表達自己的觀點,於是每次被要求如此表演,我就會提出‘真實的中國人不是這樣的形象’。”她的堅持和爭取換來了尊重和認同。她説,我只是做好我的本分,我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這是文化的自覺,是本能,已經深深刻在我的血脈裏了。

  盧燕先後出演了200多部各類型的好萊塢電影、電視劇,在當時好萊塢的華裔女演員中,有著極高的知名度和聲望,被認為是上世紀50年代後期好萊塢影視界最具藝術修養的華裔女演員。

  直到1979年,盧燕才再次回到祖國大陸。彼時,義父梅蘭芳已作古,原本住過的思南路洋房不復昔日的模樣。而歸來的盧燕已經從默默無聞的新人演員,成為奧斯卡外語片評獎會執行委員和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的成員。從只求“在銀幕上呈現真實中國人的形象”,到思索中國電影及電影人走出國門的若干可能,她將一樁樁期待化作實踐——回國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母校上海交通大學設立“盧燕人文獎學金”,為有志向電影界發展的青年提供幫助;2003年,成立上海交大美國電影研究中心,2015年成立“盧燕電影基金會”。她説:“研究和總結美國電影藝術、技術和商業運作的經驗,必將有助於發展中國電影的風格和樣式,培養我們自己的大師。”

  在盧燕看來,好萊塢是一個相當龐大而完整的商業體系,每一部電影裏都灌注了美國精神,弘揚美國人的價值觀,這正是他們的“主旋律”。對於中國電影來説,我們何嘗不需要灌注我們的民族精神和我們的價值觀?我們要有更多好的編劇、好的劇本,通過電影,向全世界觀眾傳達更真實的、更深沉的中華民族精神和中國形象。我們的編劇和導演要充分挖掘中國人的美好品質和文化傳統,這些中國元素是人類共同的財富,更該是中國電影的“主旋律”。

  化身為一塊基石,托起充滿生機的新人和新氣象

  2018年,記者與盧燕初次相見於倫敦,她端坐的樣子宛若畫報裏的太師祖母,莊重又慈祥。盧燕的行程一年四季都滿滿噹噹,那個時候,好萊塢全亞裔班底的影片《摘金奇緣》廣受熱議,作為主演之一,她正受邀參加倫敦國際電影節;又在大英圖書館舉辦演講,為當時中國國家京劇院的倫敦之行做宣傳鋪墊。那是我第一次專訪盧燕。同在海外,彼時我很能理解她在異國他鄉傳播中國的文化是多麼令人敬佩的事情,就好像走出國門的華夏兒女才更知道祖國在心中的位置、文化的鄉愁與根脈。去年,在盧燕來京演出的空當,記者再次採訪了她,聽她娓娓道來過往人生。

  在外人看來,盧燕早已是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華裔演員之一,而我更好奇她會如何回顧自己奔忙的一生。於是我問她:“從戲劇到電影,從香港到好萊塢,從演員到製片人,您怎樣定義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您是誰,從哪來,要到哪去?”她笑著説,這是個太哲學的問題,我是個很簡單的人,我只是個好人。可是,我不是一個很好的製片人,也不是一個有商業計劃的人。我企圖做很多事,可是沒有很成功,因為我是個簡單的人,所以我就做在我這一生能夠做得到的事吧。

  身居海外多年,盧燕翻譯了京劇《拾玉鐲》《武家坡》《打漁殺家》《汾河灣》……組織國劇社,把中國的傳統戲曲帶進美國的大學、中學校園;重新踏上祖國的土地,盧燕更加熱切地渴望為祖國的文化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1983年,她組織影視公司,深入西藏拍攝《盧燕的西藏系列紀錄片》和《中國早期華僑對美國開拓的貢獻》,向西方社會傳達真實的“中國含義”;2014年,盧燕還為講述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侗族大歌》為背景的同名電影擔任藝術總監及主演,推動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在盧燕看來,漢族文化也好,藏族文化也好,侗族文化也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傳統的就是未來的。她不過是在被需要的時候,竭盡所能。

  當一個人有了心中的遠方,那麼她自己的很多遺憾便都不再是遺憾。盧燕説,從影時她已經30歲了,是3個孩子的母親。在她演員的黃金年齡裏,找不到好萊塢關於中國文化的真實題材。慶倖有了邵逸夫的邀請,才讓她在上世紀70年代回到華語電影圈,主演了她最為業內人士稱道的電影《董夫人》《十四女英豪》和《傾國傾城》。可惜後來,我們只能在諸多經典的電影片段中,略略地見到她精湛的表演——《末代皇帝》裏的慈禧、《喜福會》裏的華人移民母親、《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裏的上海阿姨、《2012》裏的藏族老阿嬤……歲月使她的皮膚起皺,但她還有熱忱,那麼她演的角色就還有飽滿的靈魂。盧燕説,她不在乎是否老去,因為戲裏總需要不同年齡段的人物。“演戲不是就做主角,做一個綠葉也要好好地襯托。只要你喜歡演戲,把你的角色演好就可以了”。

  2019年,92歲的盧燕再次登上了話劇舞臺,在《德齡與慈禧》中,平生第四次扮演慈禧。此時她的頭髮已經全白,腿腳也不再行走自如。可是她飛揚的神采依舊吸引著所有人的目光,她飾演的慈禧在威嚴中帶著優雅,仿佛從歷史的畫卷中緩緩走來。登場後一句“平地不用扶,又不是七八十歲的老太太”。讓全場觀眾笑開了,她以年過九旬的高齡仍然站立在她終身熱愛的舞臺上,舉手投足極盡完美。“我正在城樓觀山景……”後半場大幕拉開,她唱的京劇《空城計》高亢豪邁,驚艷了現場的所有人。

  這晚來的掌聲讓我們恍惚地想起那個梅蘭芳領班的戲曲盛世,想起她為中美文化交流奔波輾轉的身影。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她還計劃著再多翻譯一些不朽的劇本,“以後我不便上臺行動了,那麼我就致力於這方面的工作,讓年輕人有好的劇本可以發展。我自己看看,也很高興。”

  盧燕曾説,她幾十年未曾停止,時刻心繫祖國文化在海內外的傳承、交流,充滿熱情,意氣風發。她願化身為一塊基石,托起充滿生機的新人和新氣象。天空高遠,是內心的力量支撐著她一往無前。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張詩童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