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和包容是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發展趨勢
上海是一座“博物館之城”,今年國際博物館日期間全市88家博物館免費開放,整合線上資源,豐富多彩的雲直播、“雲遊”、“聽遊”、“學遊”搭建起博物館與公眾便捷的溝通互動平臺,推動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能級提升。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背景下,這一主題尤為凸顯博物館在廣泛而深層地嵌入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所應承擔的集體關懷和文化治理使命。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新博物館學的興起,除傳統的展示空間外,博物館與社會互動的需求日益提升。關注公共事件的展示,推動了博物館更有意識、有目的地站在惠及公眾利益的立場上,為他們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公眾在面對不同的,即使是災害、戰爭或恐怖主義等創傷的歷史時,依然能夠獲得將經歷和態度的異質性轉變為共識性的論述,這也成為博物館“多元性”與“包容性”的重要表徵。
致力於“平等”,首先在於博物館架起“個人記憶”與“集體記憶”的雙向互動。如今在公共事件展示中,博物館十分注重利用個人或群體命運呈現現實觀點。前不久,上海世博會博物館向社會徵集“上海世博會十週年”紀念物,鼓勵公眾講述自身的“世博故事”。個體視角為觀眾在展覽空間中營造一種歸屬感,將個人綁定到集體記憶構建出的文化中,同時又將文化綁定到個人的思想中。此外,觀眾的觀展體驗也是“個人”與“集體”融合的重要一環。既要推動博物館向外延伸,做到觀眾群體全覆蓋,也要實現豐富的個性化體驗。資訊科技在此可以發揮巨大作用。這次上海搭建“雲上博物館日”,消弭了線下和線上的邊界,匯集了近40場直播活動,100多個精品大展實景展廳和150多場線上活動,讓更多弱勢群體和受到疫情影響的民眾,能夠平等享受到博物館的優質資源。
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博物館不是簡單意義上的記憶“記憶體”,它還積極參與當下即時建構和歷史重建的過程。當公共事件在更廣闊的社會語境中被審視後,能夠消弭地域和文化的差異,引發觀眾對人類共同命運的沉思。比如,倫敦博物館的“戰爭、瘟疫和大火”展覽,將一系列的公共災害性事件置於城市發展的大背景下,賦予了這些事件超越其本身的公共記憶價值。2018年末,該館還舉辦了西班牙大流感100週年紀念展——“疾病X”。展覽向觀眾拋出問題:人類所面臨的下一個未知的致命疾病是什麼,人類又是如何“製造”它的?當下,無論是2月以來各地博物館開展的抗疫見證物徵集工作,還是歐洲博物館正在建立的“新冠檔案”,彰顯的都是博物館積極探索將公共事件轉變為公共記憶,為捍衛人類尊嚴、平等正義和地球福祉作貢獻。
博物館模糊了“主流”與“邊緣”的界限,促進不同群體間的互信互鑒。在公共事件的展示中發表主流公共記憶所遺漏的聲音,形成多樣化的表達,能夠提升博物館與公眾交流的民主化程度,並有助於對社會的風險管理。近幾年歐盟推出“博物館作為整合的舞臺——新視角和包容方法”項目,面對人口流動時代的移民問題,強調博物館的全球化視角,呼籲更多地關注非洲、南亞、拉丁美洲、南歐或東歐的經驗。“主流”與“邊緣”的融合多表現在將崇高精神帶入普通領域,將沉默的公共記憶納入權威的主流敘事中。新幾內亞有700多個部落群體,政府通過創造一個博物館網,扶持地方和部落歷史文化的振興,並支撐了國家博物館的統一敘事,由此介入對殖民時期失去的國家身份的重建。
博物館是歷史的保存者和記錄者,也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多元社會,需要包容。博物館展示公共事件是在原有古器物保護利用的框架外,對現代社會發展的記錄和回應。“千館一面”,難顯歷史波瀾壯闊。尊重不同表達,增進相互理解,多元和包容是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趨勢之一。
作者:張昱
(作者單位: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