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疫情下的“全民閱讀”:重拾經典 “雲閱讀”走熱

2020年04月23日 08:51:00來源:中國新聞網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民閱讀”:重拾經典 “雲閱讀”走熱

  中新社成都4月22日電 題:疫情下的“全民閱讀”:重拾經典 “雲閱讀”走熱

  作者 賀劭清 單鵬

  距9時開館不到20分鐘,四川省圖書館外,保持一定間距排隊等候入場的市民已排起一條兩百多米的長龍。一位短髮女孩小跑到隊尾,喘著氣打開手機中的電子書,利用等候的間隙遨遊書海。短短兩三分鐘後,她身後的隊列又延伸了四五米。

  疫情期間,社交聚會減少、宅家時日增加,重拾經典、“雲閱讀”成為不少愛書人的“甜蜜選擇”。亞馬遜中國發佈“全民閱讀報告”顯示,逾七成讀者反饋自己在疫情防控期間的閱讀量較平日有所增加,同樣有逾七成讀者認為數字閱讀幫自己提升了閱讀總量。

  疫情前,四川省圖書館日平均接待讀者量超過6000名,重新開放後,圖書館利用數字化平臺大力開展“雲服務”,並採取了限流措施,每日讀者量下降至2000人左右。“現在學校還未復課,我每天都要過來看書學習,下午5時閉館才會離開。”在山東青島某大學就讀的大二學生梁恒從書包裏抽出一本《結構力學》,存完包後急匆匆地走進閱覽室。

  對於高校圖書館而言,疫情期間“雲閱讀”的熱鬧與疫情前的館內實地閱讀相比毫不遜色。四川大學圖書館在疫情發生後快速上線“教材線上服務平臺”,提供中外文教材電子書近1200種,截至目前瀏覽量已達46萬餘人次;館藏的122427小時中文音頻亦成為學生“雲閱讀”的重要選擇。

  “近年來中國大多數高校圖書館都有紙質文獻借閱數量有所下降,電子文獻、電子圖書使用有所上升的情況,而疫情加速了這種趨勢。”川大圖書館副館長杜小軍介紹,疫情期間,不少喜歡淺閱讀、短閱讀的學生開始沉下心閱讀經典,川大圖書館特意精選了《夢的解析》《鄉土中國》《四書章句集注》等電子書通過微信公眾號等途徑推送給同學,目前已收到師生們關於這些文學經典的上百篇書評。

  當朋友圈憧憬“報復性消費”時,成都白領魏全戲言自己正在“報復性讀書”。“最近熱播電視劇的原著小説我都買了,大部分電子書的價格連實體書的一半都不到。”魏全説,在一杯奶茶都要二三十元人民幣的現在,讀書是一件不用花費太多,便能有滿滿收穫感、幸福感的事。

  為寫《杜甫評傳》做準備,詩人向以鮮在疫情期間重讀了楊倫《杜詩鏡銓》、聞一多《杜少陵年譜會箋》、劉文典《杜甫年譜》等名家經典。在向以鮮看來,疫情期間,大家對閱讀的期望、要求可能會更多更高更強烈,只通過網路的碎片化的閱讀,難以滿足人們對閱讀的渴望。一些中型或“大部頭”的書籍,一些有分量的書籍,會越來越多地成為人們的選擇。

  閱讀是讀書人私密、愜意、快樂的小事,也是奠定一座城市乃至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大事。在中國,“全民閱讀”已連續多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第25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中國14家文化機構發起了旨在推動大眾讀好書、好讀書的全民閱讀計劃“都來讀書”,同時各地舉辦的“雲講書”“雲逛書店”等形式多樣的“雲閱讀”活動也為“雲書房”再添書香。

  “讀書人都喜歡將書比作‘避風港’,或許閱讀能為人帶來慰藉和希望。”在四川省出版物發行協會會長陳大利看來,疫情在促使讀者閱讀時長增加的同時,亦潛在改變讀者的閱讀方式和關注重點。無論是“再挑燈火看文章”的沉浸式閱讀還是抓住“縫隙時刻”的碎片式閱讀,兩者只是閱讀的方式不同而已,最重要的還是在於閱讀者本身,只要是自身需要的閱讀、自己喜歡和選擇的閱讀,都是有效的閱讀。(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