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徒駭河底為啥會深藏漢代古墓

2020年04月20日 10:16:00來源:齊魯晚報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

  近日,徒駭河山東惠民縣段在清淤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在河床下發現一處漢代時期的墓葬。目前,文物管理人員已對古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和清理,並出土14件陶器隨葬品,種類有豆、罐、鼎、博山爐等,以壺、罐居多,距今有2000多年。

  被發現的古墓葬位於惠民縣清河鎮杜橋村西側的徒駭河河床下,面積500多平方米,距離地面深7米左右。當地村民對發現古墓並不意外。在1965年,徒駭河疏浚施工時已發現墓葬。今年3月10日,徒駭河清河鎮杜橋段截流清淤,古墓葬再次露出,河床上青磚、陶罐及瓦片隨處可見。

  徒駭河位於黃河下游北岸,流經河南、河北、山東三省,幹流總長度436.35公里。徒駭河原本是一條很古老的河流。它的前身為古漯川,是古黃河的一支,也是大禹治水時所疏的九河之一。據《爾雅·釋水》記載,九河是徒駭、太史、馬頰、覆鬴、胡蘇、簡、絮、鉤盤、鬲津。這九條河都分佈在魯西北和魯北一帶,至今大部分河道依然存在。

  傳説,大禹治水的時候,有一次帶著大批助手來到河邊,剛要測量河水的深淺,突然洪水暴發,數米高的浪頭咆哮著滾下來,一下子就卷走了十多個人。史載“徒駭者,禹疏九河,用工極眾,故人徒驚駭也”,因而命名徒駭。不過,現在的這條徒駭河並不是大禹治水的那條徒駭河,而是後來由商河、土河等河流疏通合併而成。

  由於多次決口改道,古徒駭河的流路早已不在。漢成帝鴻嘉四年(西元前17年),渤海、清河、信都三郡黃河大水多處決口,31個縣邑被淹,4萬多所官邸民舍被毀。此次黃河決口後,為了分泄黃河洪水,減少河患,河堤都尉許商于當年開鑿了一條新河,定名為商河。商河自高唐縣分黃河而出,流經濱州後又分為二支入海。商河早先曾為黃河分洪發揮過一定作用。

  唐朝末年,黃河下游改道,經惠民、陽信、沾化入海,截斷了商河的入海流路。為了排澇,當時的統治者又在高唐以東的黃河與商河之間,開挖了一條土河。金明昌五年(1194年),黃河決口,魯北受災嚴重。洪災過後,廣大民眾將商河、土河分段貫通,形成了徒駭河干流,並以徒駭命名。徒駭河形成後,由於受黃河決口和引黃濟運影響,淤積嚴重,雖經多次局部治理,但效果不佳,經常為害四方。

  清代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由於徒駭河決口,周圍一片汪洋,陸地行舟。乾隆皇帝巡視水災後,大發感慨,作詩一首《徒駭河》:神禹治河乃最神,當時猶致人徒駭。三千年後智非禹,問勝此任誰能解?……將欲棄地讓之水,億萬生計絕瓦解。意思是説,治水神靈般高明的大禹,治理此河的時候,還使徒眾驚駭,時隔三千年,已不是靠神明力量治水的大禹時代,怎樣才能勝任治理徒駭河的任務呢?倘若廢棄田地,任河水氾濫,必然危及億萬生靈。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還沒有將祖先墓修在河底的習俗,這不利於屍體的保存,是對逝者的大不敬。顯然,發現漢代古墓的惠民縣清河鎮杜橋村西側的徒駭河,在漢代並不是徒駭河河道所在,只是後來因為河流改道,低窪之處漸漸成了徒駭河水過之處,古墓才沉入了河底。“這個漢代墓葬群,可以證明周邊有個聚落群。也就是説漢代當時是有人住在這裡,才會長期積累下這麼多的墓葬。墓葬一定是在村子外面的,所以要麼在這個岸邊,要麼在那個岸邊是有比較大的聚落群。”濱州市博物館研究員張卡説,根據目前墓葬的發掘情況,可以定義為家族墓。

  魯北地區長期受到水患影響,土地不斷淤積,因此地下遺存的重大發現一直不太多。但是,這片土地歷史悠久,底蘊是非常深厚的,可以推斷的是,魯北地區的地下有豐富的文化遺存等待人們去發現、去研究。

  就拿這次發現漢墓的清河鎮來説,商代是蒲姑國的屬地,周代是齊國無棣境,秦屬厭次縣。在漢代,這裡有兩個行政機構:厭次縣和富平侯國。厭次的名字跟秦始皇有關。相傳因為東南有天子氣,秦始皇便東巡以厭之。“厭”的意思是壓制。因東巡時次舍於此,故名“厭次”。西漢宣帝封張延壽為富平侯,改厭次縣為富平侯國。張氏子孫九代為富平侯,在惠民縣共182年。當時的富平成為全國較富裕的區域之一,富平侯張安世“富於大將軍光”就是證明。

  從時間上看,此次發現的漢墓,可能是漢代厭次縣和富平侯國時期的遺存。具體資訊還需要結合考古實物,進一步研究。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