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心墻壁繪畫 她用中國線條繪製世界故事
當過報紙美編,醉心墻壁繪畫,她用中國線條繪製世界故事
文那:在墻上畫出自己的神仙宇宙
本報記者 牛春梅
央視熱播的紀錄片《人生第一次》,讓許多觀眾認識了畫家文那,她把孩子們純凈的詩和空靈的畫面完美結合,獨特的藝術風格令人難忘。
從餐廳起步的壁畫之路
其實在文那的作品中,這些壁畫還不是最仙兒的,文那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她筆下的那些她自己創造出來的神仙,在世界各地的墻壁上詮釋著一個美妙的中國文化圖景。
文那畢業于清華美院版畫專業,畢業去了《北京青年報》做美術編輯,工作之餘會畫插畫,喜歡看話劇的她,也不時免費替一些劇組畫海報。
讓她的筆從紙上變到墻上,進入神仙的世界,是一個很偶然的契機。有個朋友開餐廳,讓她幫忙在墻上畫個武將形象,雖然是第一次在墻上畫,第一次畫這種風格的作品,但沒想到畫的很順利,第二天她又畫了個哪吒,第三天又畫了一幅……慢慢地,她的風格開始轉變。如今再看,那種自然而然的轉變,在墻上由著性子自然流淌出來的狀態,文那覺得還是因為植根于中國文化之中。
從一開始,文那筆下的神仙們就有一些不同,比如哪吒,被她起名移風、踏火。有一次她和同事去景德鎮玩兒,當地一個藝術家看到她在小杯子上畫的哪吒大為驚嘆,就拿了兩個大罐子讓她畫。罐子太大,她隨便畫的武將怎麼也填不滿,懶得再畫的文那就給兩個形象取了名字叫“束海”和“調雲”,還給他們編了故事寫在罐子上。
“文那式”神仙走向世界
在朋友餐廳裏畫的武將只是為文那打開了一個新的出口,而景德鎮三寶藝術村則讓世界認識了文那和她筆下的神仙。
三寶藝術村是一個國際藝術村,全世界的藝術家在那裏駐場、工作、交流。最初,文那是作為插畫家受邀來到三寶,藝術村的主人、陶藝家李見深邀請她參加展覽,但希望先看看她能給出什麼作品。想了想只有大幅的壁畫才能鎮住場子,文那乾脆跟李老師説:“我給您畫一面墻。”
站在墻面前,文那並沒有想好要畫什麼,看看自己所處的這個淳樸而又充滿藝術氛圍的村子,她想讓神明護佑著這裡,讓這個村子一直存在下去。於是,她選擇了把灶王爺和酒神杜康、茶神陸羽畫上墻。“剛開始心裏挺沒底的,因為畫了一半的時候李老師站在我身後看,沒有説什麼誇獎的話,過了一會兒還走開了。”讓文那沒想到的是,過了一會兒李老師邀請了更多外國藝術家來圍觀她畫畫。因為讚賞,李老師又在村裏給她砌了幾堵墻,讓她隨心所欲去畫。
2010年底,義大利阿拉香藝術中心的負責人去了景德鎮參觀三寶村,看到文那畫在那裏的壁畫,十分驚嘆,便邀請她去給自己的藝術中心畫一幅壁畫。
在位於地中海海灣一座小山上的阿拉香,文那曾創造了兩位洋神仙——山神“牽山”、海神“照海”。“牽山”翹著蘭花指捻線牽山,“照海”宛若燈塔,額中有一束強光射出。雖然是生造的神仙,但那種帶著東方文化印記的神秘感卻讓當地人著迷得不行,也因此引起了西方藝術界對文那的關注。隨後幾年,她先後接到了來自義大利、荷蘭、紐西蘭、德國的邀請,去當地的藝術館開展。
喜歡戲劇的文那也喜歡編故事,就像最早的“束海”、“調雲”,她畫的每個神仙背後都有一個故事。
文那曾在荷蘭一所學校裏的墻上創造了神仙“拔海”,“因為荷蘭是一個低於海平面的國家,我就想他們需要拔海把海像城墻一樣拔起,守護荷蘭國土。”但讓她沒想到的是,自己編的這個故事被當地人刻在牌子上,當成一直存在的傳説。
“文那宇宙”未來可期
天馬行空的獨特創作讓文那得到了更多邀請。靠著這些商業活動,文那擁有了更多創作的自由,她的足跡遍佈世界各地。
在文那之前,國內的壁畫創作多是知名藝術家受邀在機場、地鐵等公共空間創作的,而文那則硬生生地開闢了一個壁畫的商業市場,以壁畫這種形式作為自己的藝術輸出。市場的需求讓她有了更多創作的自由,足跡遍佈國內外,但最讓她高興的是,這些商業邀請幫她推動了《文那經》的前進,“我最終的目標是《文那經》這個故事,以各種形式呈現會讓故事更具真實性。”
《文那經》是文那創造的神仙們的合集。她有意識地收集以前畫過的形象,把故事規規整整地記錄下來,或者新創造人物,再編故事,然後再等待需要它的地方。她用毛筆在紙上繪製形象,然後再為形象配上半文半白的文字。從線條到文字,這些神仙都帶著濃厚的中國文化印記,但又是完全創新的,那些生動的文字敘述,為神仙們賦予更多生命。
就如許多奇幻類藝術作品都要建立一個自己獨特的宇宙一樣,文那筆下的神仙也在慢慢形成一個新的宇宙,現在已經有了一百多個形象。每個神仙各司其職,幾個神仙組合在一起就有了故事。文那説,她不僅有了許多短篇故事,而且心裏也有了長篇故事的坯子,只是需要更大的舞臺把這些故事呈現出來。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