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錢江潮評|鄉村振興,傳統民俗文化必不可少
“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當前,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産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各地紛紛舉辦各類鄉村文旅及民俗活動,線上線下一體推動,開啟詩與遠方的春天之旅,不僅讓人們感知鄉村之美,也體驗到傳統民俗文化之樂,以及先民祖輩的古老智慧與詩意生活。
鄉村是農民棲身聚居的家園,是都市人“回望鄉愁”的心靈歸處。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描繪出一幅“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興圖景。鄉村振興,已經超越了産業發展和經濟範疇,是一個關乎農村産業、生態、文化建設等諸多方面的綜合課題。顯然,這其中既要有新時代與時俱進的嶄新面貌,也包含了傳統民俗文化的風緒余韻。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民俗。傳統民俗,就是世代相傳的民間生活風俗,尤其是在農村,不管是婚喪嫁娶,還是日常勞作和生活,無不與之息息相關。可以説,民俗文化底蘊深厚,內容豐富,神秘而奇麗,粗獷或柔美,是一股來自於人民、傳承於人民,又深藏於人民行為、語言和心理之中的強大精神力量。
我們常説,文化是一種軟實力,同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傳統民俗文化也是一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傳統民俗文化起源於農耕時代,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和積澱,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價值理念和評價標準,鑄就了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良好的傳統民俗文化,不僅催生了鄉村文明,推動了鄉村發展,還發揮出了凝聚民心、教化民眾、淳化民風的重要作用。但現在很多鄉村,原本獨有的歷史印記、文化注腳卻在日漸減少甚至消失,因此,要善待傳統民俗文化,保護老祖宗的“筋骨肉”和“精氣神”,讓其在傳承中迸發出勃勃生機,歷久彌新。
“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兒童是國家發展的希望,也是文化傳承的未來,傳承民俗文化應當從娃娃抓起。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在馬不停蹄地帶著孩子奔波于各類培訓,卻忘了啟蒙最引以為傲的傳統文化,讓孩子去感受其中的妙意與精髓。毫無疑問,要讓民俗文化傳承下來、發揚光大,首先要做的就是將傳統民俗文化與課堂教學、校園活動、日常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使其真正成為孩子學習生活的一部分,讓未來的“小主人”了解它、喜歡它、弘揚它,重拾傳統文化之“心”,讓更多的孩子成為傳統民俗文化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任何一個民族對自己的風俗習慣、歷史傳統常懷有親切感乃至自豪感。在新時代,要堅持傳承與創新並舉,讓優秀的傳統民俗文化回歸併為鄉村振興提供源動力,成為建構生態文明的耀眼底色。要喚醒鄉村沉睡的本土文化資源,將傳統民俗及昔日的尋常景物,轉化為鄉村文旅産業新業態的特色底蘊和寶貴資源,增添美麗鄉村建設和美麗經濟培育的獨特魅力。當下,傳統民俗文化傳播不易,更顯得彌足珍貴。因此,要充分利用和發揮鄉村特有的民俗文化資源,因地制宜地開展民俗文化技能傳承培訓,使人們知曉、參與、傳承好民俗文化及其活動,“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避免流於形式、落入窠臼、生硬説教,緊隨時代步伐,重塑鄉村傳統民俗文化的現實價值。
費孝通先生説過:“一個民族總是要強調一些有別於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上的特點,賦予強烈的感情,把它昇華為代表本民族的標誌。”唯有重視、挖掘和利用好傳統民俗,延續鄉村文化脈絡,守護鄉村文化生態,才能夠使其成為鄉村振興的不絕源泉和不懈的精神動力。
作者: 李治鋼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