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剪紙裏的武漢“抗疫”故事,你見過嗎?

2020年03月23日 10:07: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1日電(記者 上官雲)“我想在疫情結束後,創作一幅《武漢保衛戰》剪紙作品,記錄武漢的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近日,武漢剪紙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毛月明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他已經創作了26幅有關“抗疫”主題的作品,致敬一線抗疫工作者、傳遞抗疫信心。

  “武漢加油!”

  武漢封城後,看著大家都在為武漢加油打氣,毛明月也很想為抗疫做點什麼。思來想去,他決心用剪紙藝術的形式來表現這一切。

  在武漢的剪紙藝術圈中,毛明月小有名氣。他幼年患有小兒麻痹症,行動不便,上世紀90年代曾一度靠寫招牌、畫展板為生,後來跟隨武漢剪紙傳承人劉士標學習剪紙技藝,至今已有20多年時間,創作過不少優秀作品。

  幾把刻刀、一個臘盤,有時也需要用到剪刀……看上去工具簡單,但武漢剪紙的創作過程卻並不輕鬆,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樣的刻刀,都很有講究。

  “構思第一幅作品時,我主要設計了兩個人物。” 這兩個人物中,一位代表武漢市民,舉起拳頭,神情堅定;一位代表醫護人員,目視前方。毛明月説,背景則選用了武漢黃鶴樓。

  花了一個多小時時間,毛明月完成了這幅作品,取名為《武漢加油》。隨後,他把《武漢加油》發在朋友圈,“因為有感而發,這幅作品完成得很快,也得到了朋友們的點讚和關注。”

  以剪紙作品傳遞抗疫信心

  《武漢加油》拉開了毛明月創作“抗疫”主題剪紙作品的序幕。

  “武漢本來就是一個英雄的城市。有全國、有大家的支援,武漢肯定能過關!”此前,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淚光閃爍,説了這樣一番話。

  當身處武漢的毛明月聽到這句話時,眼圈也紅了,“心裏很震撼,於是我以鐘院士的這張照片為藍本,創作了一幅剪紙作品。”

  他的作品,也記錄了抗“疫”中許多故事和情景。《等你歸來》、《感恩的心》感謝醫護人員的付出;《中國速度》則致敬火山神醫院的建設者……

  毛明月就是武漢人,對疫情的體會比其他地方的藝術工作者會更深一些。“希望能借助非遺剪紙作品,把人們‘抗疫’的這種信心傳遞出來,鼓舞大家。”他説,“作為非遺傳承人,創作與時代共鳴的作品理所應當。”

  為醫療隊隊員創作人物肖像

  算起來,從1月23日到現在,毛明月總共創作了26幅作品,其中還有為河南支援武漢青山區的醫療隊隊員們創作的11幅人物肖像剪紙。

  “其實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為醫療隊創作人物剪紙,因為他們都戴著口罩,所以我在創作時,儘量去表示他們的眼神。”毛明月解釋。

  創作剪紙,並不似想像中那麼容易。剪刀的大小、鋒利程度,以及刻刀的形狀都有講究。一幅剪紙作品出爐,要經過繪製草圖、定稿裝訂、刻剪、裝裱等諸多過程。

  經過4天的緊張創作,他完成了11幅作品,“可以這麼説,是醫護人員的感人事跡,激勵我加快了‘創作速度’。”

  此外,他還以連環畫的形式,用剪紙藝術創作了《戰”疫”日記》,全景式展現武漢人在全國的馳援中戰勝疫情的信心。

  從畫稿到刻製,毛明月的“抗疫”主題剪紙都是純手工完成,“只有這樣才能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

  疫情結束後的期待

  疫情暴發後,毛明月一直宅在家裏,除去必要的休息外,大部分時間留給了創作。平時,他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看看有關疫情的報道,希望疫情早點結束。

  “因為身體殘疾,需要拄拐,我出門不方便,不然肯定會報名當志願者。”毛明月會時刻關注著社區團購微信群裏的資訊,也從中感覺到了本社區居民情緒的變化,“前段時間大家有點焦躁情緒,現在比較樂觀,每天團購各種物品、討論廚藝和交流照顧孩子的經驗。”

  “社區對困難家庭也照顧的比較好,因為我是身體重度殘疾,這段時間,社區給我免費發了魚、肉、雞蛋、米、油等物品,生活基本沒有問題。”毛明月説。

  “要説心裏話,就是感恩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志願者的辛勤付出。”毛明月説,自己想在疫情結束後,創作一幅《武漢保衛戰》剪紙作品,用剪紙藝術來記錄武漢的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