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改時間·保公平·強兜底——聚焦2020年藝考之變

2020年03月13日 13:36:00來源:新華社

  改時間·保公平·強兜底——聚焦2020年藝考之變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 題:改時間·保公平·強兜底——聚焦2020年藝考之變

  新華社記者施雨岑

  據統計,2020年全國藝術類專業報名人數預計為115萬。疫情尚未結束,這些考生何時能考試?如何保障考試順利進行?教育部12日召開會議,部署做好2020年藝術類專業招生考試工作。在這個特殊時期,藝考將發生哪些變化?

  焦點一:高考後再組織現場校考

  受疫情影響,全國各有關高校都推遲了藝術類專業校考工作。教育部要求,各有關高校要針對今年疫情防控的新形勢,根據不同藝術類專業人才選拔的特點,科學制訂校考工作方案,積極引導考生理性報考。對於與專業考試要求相關度不高的專業、省級統考已覆蓋的專業,高校要儘量減少校考專業範圍。

  對於擬繼續組織校考的高校,在確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鼓勵高校採取考生提交作品、網上視頻面試等方式考核。對於專業性強且擬繼續組織校考的高校,鼓勵先對報名考生進行初選,在高考後再組織現場校考。具體方案由高校確定。

  “校考組織方式包括現場考核和非現場考核兩種。”教育部高校學生司負責人説,對於擬採取現場考核的高校,原則上2020年高考前不組織現場校考,應安排在高考結束後、高考成績公佈前組織。對於擬採取提交作品、網上視頻面試等非現場考核方式高校,要儘快確定考核時間,便於考生提早規劃備考安排。

  焦點二:非現場考核方案確保公平公正

  據介紹,近年來已有部分高校在藝術類專業招生和高水準藝術團招生中,對提交作品、網上視頻面試等方式開展了積極探索和實踐,積累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但是,非現場考核如何確保公平公正,成為社會關注焦點。

  為嚴格考試過程管理,確保考核公平公正,教育部作出數項規定:

  ——考生提交作品時,要根據學校遠端網路平臺統一制式要求,完成相關作品錄製後立即上傳,不得進行編輯處理。

  ——在實時網路視頻考試時,高校要運用人臉識別等技術措施加強對考生身份的核驗,並採取隨機抽題、實時交流等方式,嚴防“替考”等考試作弊行為。

  ——所有錄取的考生,高校應在開學後三個月內進行復核、復測。對於復測不合格、入學前後兩次測試成績差異顯著的考生,要組織專門調查。經查實屬提供虛假作品材料、替考、違規錄取、冒名頂替入學等違規行為的,取消該生錄取資格,並通報考生所在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倒查追責。

  焦點三:對農村和貧困地區考生進行兜底服務保障

  對於在農村和貧困地區等不具備網路和智慧終端的考生來説,如何克服困難順利參加考試?

  教育部表示,高校應積極採取措施,體現人文關懷,對這些考生進行兜底服務保障,不讓有才華的考生失去機會。上述考生可向高校提出申請,由高校出面協調生源所在地招生考試機構,為考生免費提供視頻作品錄製服務等。高校不能對考生説“不”,省級招生考試機構不能對高校説“不”。

  同時,各高校、考試招生機構專門指定聯繫人,報教育部考試中心備案,專門處理困難學生問題。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