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山西聞喜發掘出晉國晚期高等級大墓

2020年03月13日 13:31:00來源:光明日報

  出土文物一千七百餘件,對推進晉文化和晉國歷史研究意義重大——

  山西聞喜發掘出晉國晚期高等級大墓

  本報太原3月12日電(記者 李建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日前正式向公眾發佈了聞喜邱家莊墓地最新考古發掘成果:一座編號為M5001的墓葬是目前為止山西發掘的規模最大的東周墓葬,墓主人應為晉國高級貴族夫人,出土文物共計1700余件。

  邱家莊墓地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桐城鎮邱家莊村北,是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郭城址和邱家莊墓群”的一部分。上郭城址和邱家莊墓群地處晉國“古曲沃”核心區域中,是東周時期晉國宗廟所在地。

  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在山西省開展“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的背景下,經國家文物局和山西省文物局批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組織人員對該墓地進行考古勘探,共計勘探面積約12.4萬平方米,發現各時期古墓葬850座,另有車馬坑51座、窯址3座、夯土區9處、夯土臺基5座、擾土坑27座、石塊堆積區2處、夯土陶片遺跡區5處,各類遺跡現象共計952處。勘探結果表明,邱家莊墓地至少存在有5組大型墓葬。隨後,考古隊對1座被盜墓分子現場指認、編號為邱家莊墓地M5001的大型墓葬進行了全面發掘,發掘面積1500平方米。

  “該墓葬建造很是考究,四層生土層,然後是積炭層下,接下來是槨室,棺室,槨底板下還有兩根墊木,再以下為積炭層、積石層、生土墓底。從建造角度而言,足以證明墓葬等級很高。”考古工作人員介紹説,邱家莊墓地M5001墓葬口大底小,墓底距現地表約18.8米,無墓道。墓口南北長14.3米、東西寬13.5米,墓葬上方有夯土建築基址及由板瓦和筒瓦組成的散水類護坡,營造過程為首先在地面挖坑並將坑夯築至地面,然後在夯土上挖墓坑、墓上臺階式遺存、凹槽,待下葬後將墓室、墓上臺階式遺存、凹槽夯築,最後夯築墓上建築臺基。發掘出土的文物共計1700余件,由於墓葬多次遭受盜掘,不見青銅禮器,出土器物全部為小件器物,器類有陶、銅、鐵、金、玉、石、貝、骨、料器等。其中陶器殘片3件,可辨為豆、壺;銅器377件,大部分為銅容器殘片;金箔5件,鐵器4件;玉石器136件,其中石磬10件;海貝303件,骨器874件,還有料珠4件。出土器物的造型、紋飾均帶有明顯的晚期晉文化風格。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田建文研究員稱,該墓墓葬規模超過了太原趙卿墓、新絳柳泉大墓,是目前為止山西發掘的規模最大的東周墓葬,依據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斷該墓葬的年代為戰國早期。特別是,發現的夯土建築基址及由板瓦和筒瓦組成的散水類護坡,較為罕見的墓上臺階式遺存、半圓形凹槽、四層生土臺及特殊的墓室結構,對研究東周時期的喪葬制度、建築制度等有著重要意義。他分析説,目前已勘探發現的邱家莊墓地5組大型墓葬均有可能是晉國國君及夫人墓葬,這對推進晉文化和晉國歷史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