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樂器行業“十個指頭彈鋼琴”

2020年03月13日 13:31: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樂器行業“十個指頭彈鋼琴”(中國戰“疫”系列報道(21))

  本報記者 賴 睿

  2月10日,珠江鋼琴集團總部廣州增城廠區的車間裏,工人們戴著口罩,互道一聲“新年好”,即刻投入忙碌而有序的生産。這是珠江鋼琴集團復工首日,當天上班人數800多人,佔增城廠區總人數20%左右。

  一個月過去了,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初步呈現持續向好態勢,樂器行業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産經營,善用“十個指頭彈鋼琴”,在暫時的困難中強信心、求發展、覓新機。

  春暖花開,樂器行業復工復産的鑼鼓已經敲響。

  生産奏響復工曲

  珠江鋼琴集團復工復産,並不是貿然決定的。

  復工初期,珠江鋼琴集團結合公司生産流程進行分段復工安排。廣州增城廠區自2月10日復工以來,上班人數持續上升,2月14日復工人數佔增城廠區總人數50%,2月17日復工人數達到70%。集團公司下屬北京、浙江等生産性子公司于2月17日全面復工。截至目前,下屬19家分子公司已全面復工。

  “3月4日,在廣州增城總部復産率已達到98%。隨著更多上下游企業有序返崗復工,我們預計3月中旬,公司産能可以全面恢復!”珠江鋼琴集團總經理、副董事長肖巍告訴記者。

  入廠區前測試體溫、職工全員戴口罩、有事多用電話和網路溝通……為確保職工生命安全和復工復産的順利進行,珠江鋼琴集團提前細化各項防疫措施,制定了疫情防控預案、復工指引手冊、通過全球供應鏈體系採購口罩、防護服和消殺劑等防疫用品。肖巍説:“集團堅持實行人員動態日報制度。在進入園區、離開園區以及上下午工作期間四個時間點,對全體員工進行定時體溫檢查,全面掌握員工身體健康狀況,確保防控的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和生産經營平穩有序開展。”

  據中國樂器協會統計,截至3月7日,在56家骨幹生産型企業中,包括廣州珠江鋼琴、江蘇鳳靈、海倫鋼琴、北京星海、得理樂器、樂海樂器、河北金音等35家企業已復工復産,佔比達62.5%。

  疫情發生以來,樂器行業受到直接衝擊,物料供應、物流交通、外貿出口、內銷渠道各環節都承受著壓力。

  目前,珠江鋼琴集團總體産能日漸趨於正常水準,但因全國各地疫情防控,絕大部分經銷商尚未開門營業。為此,珠江鋼琴集團及時調整經營策略,確保非常時期企業穩定。集團近期還在微信公眾號推出“齊心戰‘疫’,琴係湖北”愛心傳遞活動,幫助經銷商恢復信心。

  文化服務不斷檔

  2月12日,上海馨憶民族室內樂團在嗶哩嗶哩彈幕網上傳了一曲《將軍令》。標題上寫到:“國樂雲劇場第一彈,雲合奏《將軍令》,戰‘疫’時期,吾輩當自強。”視頻中,古箏、琵琶、揚琴、中阮、大鼓、竹笛、二胡輪番上陣,當曲調行至高潮,民樂合奏激越高昂,聽得人心潮澎湃。

  “雲合奏”深受觀眾歡迎。截至目前,此曲《將軍令》獲得了3.7萬的播放量。觀眾頻頻發出彈幕,“這個曲子好鼓舞人心啊!”“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氣勢”“滿滿正能量”。

  上海馨憶民族室內樂團是上海民族樂器一廠旗下的樂團。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副廠長周力介紹説,疫情期間,樂團雖然不能繼續線下演出,但及時推出了雲劇場系列,以遠端音樂合奏的方式帶來線上雲表演,讓樂迷朋友們足不出戶,就能感受音樂的魅力和力量。

  作為中國民樂龍頭企業,上海民族樂器一廠不僅手握“敦煌”這樣的經典民樂品牌,在文化服務上也打出組合拳。目前,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形成了以敦煌國樂網為主體,以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為兩翼,以嗶哩嗶哩彈幕網、抖音等第三方平臺為補充的自媒體矩陣,以便更好地與民樂愛好者交流。

  雖然是2月24日全面復工,上海民族樂器一廠的文化服務卻一直沒有斷檔。在他們“敦煌牌民族樂器”等官方微信公眾號上,《民族樂器小百科》《“閉關”練琴》《民樂知多少》等樂器文化專題內容不間斷推出,不僅為民樂愛好者提供了知識資訊,還可以幫助大眾紓解緊張情緒。

  據中國樂器協會消息,目前,中國樂器企業多以線下經營和線下線上混合經營為主。疫情之下,許多樂器企業靈活用工,依託線上提供資訊、服務創造産值。

  “從生産上説,截至3月9日,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復工率96%、復産率94%。古箏、琵琶、二胡、笛簫等民族樂器生産線全面開工,企業産能基本恢復。”周力表示,儘管疫情對民族樂器市場造成了異常衝擊,但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傳承發展中國民族樂器文化和音樂文化的決心不會因此動搖。“我們將繼續推進以文化為主線,以品牌運作和創新驅動為兩翼的發展戰略,著力推進文化行銷、創新文化産品、打造工匠隊伍的系列工程,為民族樂器文化的傳承發展貢獻力量。”

  教學開設“雲課堂”

  2月6日下午,“羅蘭線上雙師課堂”正式開班了。課程不僅包括鼓、吉他、鋼琴等科目的名師課,還有初級音樂基礎理論課、名師線上考級輔導。

  這是羅蘭數字音樂教育推出的線上課堂。直播課程增加了孩子線上學習的趣味性,通過在家器樂練習,還鍛鍊了孩子的體能,促進身心健康。出於公益目的,這些線上音樂課不只對羅蘭數字音樂教育的學員開放,普通觀眾也可以觀看,只需掃描專屬二維碼,就可以進入直播。

  自2月6日起,“羅蘭線上雙師課堂”連續推出一週。每天有3堂課供觀眾選擇。“效果出乎意料。短短一週時間,這些音樂課程的點擊量就突破了1000萬。”羅蘭數字音樂教育集團董事長程建銅透露,“音樂基礎理論課”的點擊量最高,達到150萬。

  這些實實在在的點擊量,也給予羅蘭數字音樂教育正向反饋。“我們在第二周的課程安排上,就加入了更多具有普遍性的基本功練習課。”程建銅告訴記者,“羅蘭線上雙師課堂”目前已經連續推出4周。

  但雙師課堂只是單向授課,老師與學員的互動難以實現。為此,羅蘭數字音樂教育開設了線上小班課。每堂小班課上,1個老師對6個學員,老師不僅能看到孩子練習樂器,還能夠及時與家長溝通。

  疫情發生以來,以線下實體教學為主的樂器教育行業受到衝擊。“學習樂器有一定的特殊性,包括教、學、練、演、考等環節。此前,只有練習環節是學員在家完成的,現在,需要通過網上授課,把教、學等環節都落實在家。”程建銅説,為此,羅蘭數字音樂教育的員工大年初一便開啟線上辦公模式,從研發制定適應網上教學的內容,到拍攝、剪輯視頻,再到測試平臺,各項工作有條不紊。

  中國樂器協會透露,疫情發生後,中國樂器廠商和培訓機構緊跟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學”精神,積極開展教學內容改革和教學模式與方法創新。珠江鋼琴攜手琴趣科技創辦鋼琴雲學堂,柏斯音樂集團策劃鋼琴名家公益直播課,九拍教育集團推出打擊樂直播課……各類特色網路直播公益課程異彩紛呈。

  羅蘭數字音樂教育是以電聲樂器為教學內容的培訓機構。雖然有著天然的數字基因,但此前線上教學做得並不成熟。“這次疫情也倒逼我們,快速打造線上教學內容,趕上時代的班車。”程建銅表示,疫情結束後,樂器培訓線下線上融合也必將是一個趨勢。“隨著5G時代的到來,直播時速和清晰度都會有一個飛躍,樂器線上學習將更為通暢。”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