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學力量在行動:為逝者緬懷 為勇士謳歌

2020年02月11日 08:39:00來源:中國新聞網

  (抗擊新冠肺炎)文學力量在行動:為逝者緬懷 為勇士謳歌

  中新社烏魯木齊2月10日電 題:文學力量在行動:為逝者緬懷 為勇士謳歌

  中新社記者 孫亭文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損失,因為我是人類的一員,因此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它就為你而鳴。”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17世紀英國詩人約翰·多恩的詩歌被廣泛提及,和這首詩同樣被廣泛轉載的,還有出自中國古老《詩經》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不論是來自遙遠的歐洲,還是中國土生土長的詩歌,在疫情當下,為何被中國媒體引用,民眾轉發?答案或為情感上“産生觸動、引起共鳴”,又或為文學的力量,慰藉焦慮的心靈。

  身處武漢的作家池莉最近發表的文章《隔離時期的愛與情》,也被不少網站和自媒體轉載。學醫出身、曾是一名流行病防治醫生的池莉在文章結束時寫到“隔離就是戰爭!戰爭必須讓愚蠢無知廉價的愛與情走開!唯有將嚴格隔離堅持到底,人類才有可能贏得勝利!”。這句話亦引發不少民眾的共鳴。

  網民“小雅”説,從池莉的筆下我認識了武漢,武漢封城時我還想到了她。身處疫情中心,她呼籲的正是我想説的!

  更多的文學力量在行動。自1月30日起,新疆《西部》雜誌社在其微信公眾號上推出“抗疫微信專稿”欄目,“期待大家用手中的筆,記錄這場抗疫阻擊戰中可歌可泣的事跡。”

  《西部》主編張映姝稱:“文學什麼時候都不能缺席,尤其是在大災大難的危機時刻。”

  一首首詩歌、一篇篇文章,向“最美的逆行者”——醫護人員、“外賣小哥”、運輸醫療物資的貨車司機、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環衛工人,還有堅毅的父親、堅韌的母親以及嗷嗷待哺卻被留守在家的孩子致敬。

  重慶詩人張守剛説,希望通過詩歌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也表達著對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等群體的敬仰,更多的是對生命的敬畏。

  四川詩人魯娟在《寫給愛人的一封信》中寫道“如果此刻,你看到在病痛中掙扎的患者/看到她有多麼需要我/你就會明白,她的家人多麼盼望著她回去/正如我那般渴望見到你”。

  疫情當下,“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不論是奮戰在抗“疫”一線勇士,還是“宅”在家中的人們,都在為防止疫情的擴散而努力。無數的文學力量如涓涓細流正在凝聚,為逝者緬懷、為勇士謳歌、為中國加油。(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