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達斡爾族老人12年“淘”出一座民俗博物館

2020年02月11日 08:39:00來源:新華網

  達斡爾族老人12年“淘”出一座民俗博物館

  新華社呼和浩特2月10日電(記者王靖)樺皮簍、手搖紡繩器、狍角帽、達斡爾族馬鞍……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騰克鎮騰克村,有一間木質結構、柳條鋪頂的達斡爾族傳統民居樣式的達斡爾族民俗文化陳列館,裏面展示的與達斡爾族息息相關的205件老物件,竟全是由一人蒐集了12年而來,他就是達斡爾族老人鄂鐵柱。

  “這個馬鞍十分寶貴,費了好一頓口舌,才從一個達斡爾族老牧民那裏‘淘’到手,是我們達斡爾族馬鞍。”鄂鐵柱得意地指著這個馬鞍説,“你瞧,蒙古族馬鞍的後凸起高於前凸起,而我們達斡爾族馬鞍的前凸起要高於後凸起。”

  58歲的鄂鐵柱自小在達斡爾族傳統文化熏陶中長大,對本民族生産生活用具十分熟悉。最近二三十年來,隨著現代生活的影響,達斡爾族的原始物品越來越少,民俗文化也逐漸被沖淡,出現了民族傳統文化傳承難題。意識到這一點,2008年鄂鐵柱開始蒐集本民族的老物件,竭力“挽留”本民族民俗文化。

  鄂鐵柱對保護達斡爾族民俗文化的執著,被騰克鎮的幹部們看在眼裏。騰克鎮是達斡爾族人口聚居區,和鄂鐵柱一樣,當時鎮政府也想要保護達斡爾族民俗文化。於是,2009年鎮裏專設場地,並資助鄂鐵柱四處“網羅”最具達斡爾族民族特色的老物件,最終建成了現在的騰克鎮達斡爾族民俗文化陳列館。

  一件接著一件,一年接著一年,經過鄂鐵柱12年努力,如今他收集的達斡爾族老物件達205件,從炊具、生活用具、狩獵用具到日常服飾,幾乎覆蓋了過去達斡爾族人口生産生活的方方面面,陳列館的參觀人數最多時一年能達到4萬餘人次。

  如今,騰克鎮達斡爾族民俗文化陳列館成了村裏、鎮裏最有文化氣息的地方,鄂鐵柱也成了館長。不論是村民還是外來的遊客,總有一波接著一波的人來陳列館裏參觀。鄂鐵柱最引以為傲的,就是向他們一一講解老物件背後的達斡爾族傳統文化,同時不忘驕傲地來一句:“我是達斡爾族。”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