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寫真:體育舞蹈牽起兩岸曼妙情緣

2020年01月23日 08:32:00來源:中國新聞網

  體育舞蹈又稱國際標準交誼舞(國標舞),19世紀20年代起源於歐洲,20世紀先在臺灣地區風靡,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後大陸也興起國標舞熱潮;兩岸民間借由體育舞蹈,牽起一段段曼妙情緣。

  上海姑娘季雯華1996年在北京念大學時認識了一位來自臺灣的國標舞選手,兩人相識相愛,也決定共同追求舞蹈夢想。隨著勤學苦練與默契配合,兩人在15年之內從比賽名次倒數,衝到臺灣國標舞冠軍的位置,聲名鵲起。退役後,她在臺北擁有自己的舞蹈教室,許多舞者慕名而來。

  如今常往返兩岸,季雯華説,幾乎每個月都有大陸舞者來臺交流,臺灣的優秀舞蹈教練也常受邀到大陸做比賽評委,“國標舞是兩岸之間友誼的紐帶。”

  另一位國標舞老師盧敏慧1980年左右就到大陸教舞,至今活躍在舞蹈教學一線。她告訴來訪的中新社記者,臺灣社會接觸國標舞較早,大陸改革開放之後,第一批國標舞老師多是從臺灣請去的。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大陸在國標舞領域投入越來越多,民眾參與度越來越廣,涌現許多專門舞蹈學校,發展逐漸超過臺灣。

  盧敏慧將兒子高宇送到廣州的藝術學校學習國標舞。如今22歲的高宇帶著戀人、內蒙古姑娘左浩然回到臺灣,共同追尋舞蹈夢想,兩人搭檔參加國際大賽,在同齡選手中名列前茅。

  高宇甚至認為,找一個好舞伴有時比找一個好妻子更難,大陸國標舞人口多、市場大,基本功紮實,更容易找到合適的舞伴,也有更大發展空間。“臺灣的舞者較少、選擇面小,有很多年輕的臺灣舞者,都希望能找大陸舞伴。”高宇“暗中觀察”左浩然許久,經一番努力爭取到姑娘芳心,也找到了舞池中比翼齊飛的最佳拍檔。

  今年1月18日,臺灣職業拉丁舞冠軍王毓弘組織的一場青少年國標舞賽事在臺北落幕,評委和選手近半來自大陸。他是臺灣職業拉丁舞者在國際比賽中取得最好成績的紀錄保持者,近年與大陸國標舞界交流合作逐漸增多。

  王毓弘説,大陸選手在國際比賽中的成績越來越好,“面對歐美選手強力競爭,華人在此領域取得好成績殊為不易。”他指出,如今很多大型國標舞賽事在大陸舉辦,臺灣選手前往參賽更近、更方便,提升比賽經驗的機會也更多。

  “我樂見兩岸選手在不斷的交流合作中共同成長。”王毓弘説,未來他還計劃舉辦兩岸國標舞交流訓練營,進一步促進兩岸體育舞蹈交流。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