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年末再“返”烏鎮 劉若英體驗水鄉年味

2020年01月14日 08:42: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月13日電 (記者 高凱)隨著農曆新年的腳步漸近,中華大地以“團圓”為主題形成的巨大磁場也開始飛速地運轉起來,天南海北的遊子,不管身處何方,不管距離多遠,都紛紛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在眾人歸家的日子裏,劉若英也回到了她的“第二故鄉”——烏鎮。自2003年電視劇《似水年華》結緣以來,劉若英與烏鎮的故事一直延續至今,十餘年來,奶茶多次到訪烏鎮,這次年末歸家,對奶茶和烏鎮來説,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團圓。

  “每次來烏鎮都有很多新的發現,新的感受,真的很溫暖,這裡的人事物,這裡的景色,都讓我有回家的感覺。”劉若英説,而此次重返烏鎮,最令她新奇的是在這裡體驗到的水鄉年味。

  趕集採購年貨是烏鎮人籌備新年的第一道序曲,不同的是,烏鎮的年貨市集是在水上的。

  烏鎮水網發達,歷史上以水為道船為車,很多交易都是在水上進行,最早時候四鄉八鄰的農戶們紛紛把自産的農産品裝在船隻裏運進西柵,在西市河上吆喝、叫賣,久而久之便在這裡設立了固定的交易場所,水上集市也因此而來。

  如今,烏鎮依舊保留著這個傳統。

  每天清晨,晨霧還未散去,水市口就熙熙攘攘熱鬧起來,兩岸水閣、茶館、肉鋪、小吃店、豆腐攤紛紛卸下門板,河道裏不時劃過一艘一艘船隻,附近老人喝茶的喝茶,擺攤的擺攤,趕集的趕集,水鄉的一天就在這樣的煙火氣裏開始了。

  劉若英直言,十分喜愛水上集市,“這正是我認為的生活本來的樣子。”

  新年期間,集市上的貨物相比平日更全更豐盛:新釀的醇香烏酒、腌制好的臘味、自家曬制的杭白菊....。.攤主們坐在船頭吆喝自家的農貨,柵道上的顧客選購得熱火朝天。

  年貨集市旁邊則是烏鎮過大年特設的好味小吃攤,象徵“旗開得勝”的定勝糕、“紅紅火火”的桔紅糕、“甜蜜幸福”的海棠糕、“團圓美滿”的燒餅與湯圓...。.都是烏鎮人過年必吃小食,為的是給新年討一個好口彩。

  要説這次烏鎮行最讓劉若英印象深刻的,還是烏鎮長街宴。

  四方桌沿著老街一字排開,認識不認識的遊客毗鄰而坐,互相説著自己來自天南海北的某個省市,然後彼此道一句“新年好”,方桌上擺著江南特色年菜,一隻紫銅暖鍋咕嚕咕嚕冒著熱氣。

  舊時,江南小鎮以“百戶為坊,萬戶為市”,“坊”是烏鎮的居民單位,也組成了烏鎮人特殊的社會團體。平日裏走街坊,串鄰里互增感情,逢新春佳節,有錢的大戶人家,總是在坊間廣開宴席,廣邀鄰里好友、往來過客,同享年福,街坊鄰里們也沿街擺上桌椅,木桌相連,便形成了活色生香的長街宴,當地人也稱之為“坊宴”。

  2010年,烏鎮景區挖掘並恢復這一傳統習俗,將這一烏鎮人記憶中獨特而珍貴的人情記憶再現,如今,長街宴已經成為烏鎮過大年時的保留節目,逐漸成為許多遊客過年來烏鎮的理由之一。

  長街宴之後,還有一個頗具儀式感的提燈走橋,傳遞新年幸福安康、平安喜樂的美好祝願。

  2016年年初,西柵景區500米開外的烏村正式對外開放,從那時起,烏村便成了劉若英每次回烏鎮必去的地方。在這裡她完成了“能有一塊地,種上自己的菜,吃上自己的菜”的夢想。

  這次冬季再次來到烏村,又是一番和夏天完全不同的景象,讓劉若英倍感驚喜。

  江南的冬季不似北方一樣天寒地凍,氣候相對舒適,還適合一些作物的生長,因此農人不閒。田地裏水稻收割曬乾後歸倉庫存儲,農人將土地重新翻整,種上油菜秧苗、耐寒小青菜。

  春節臨近,天氣好的時候,村裏人還會聚集在空地上一同製作年糕、鑊糍等年節食物,為過大年做準備。

  小年至元宵,劉若英對烏鎮的這些新發現,也將是烏鎮獻給所有遊客的傳統大禮。(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