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二里頭遺址科學發掘60年 實證夏都已成學界共識

2019年10月21日 08:50: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洛陽10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 李貴剛)為紀念在中華文明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二里頭遺址發現60年,來自全球五大洲的考古、歷史等領域專家學者19日齊聚千年古都洛陽,一起見證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迎客,共襄第二屆世界古都論壇和紀念二里頭遺址科學發掘6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兩場盛會。

  專家稱,二里頭遺址是中華文明發展從“滿天星斗”到“月明星稀”的轉捩點,60年來,通過幾代考古工作者持續發掘研究,並經考古學與歷史文獻學考證,二里頭遺址實證為中國最早王朝——夏朝中晚期都城遺存已成為學界共識。

  中國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表示,二里頭遺址是二里頭文化的核心載體,對研究中華文明的起源、王國的興起、王都規制、宮室制度等涉及中華文明發展的重大學術問題,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的建立,是向世界展示中國源遠流長、綿延不斷歷史的力證。

  “二里頭遺址宏大的規模、豐富的內涵及其反映出來的眾多發明創造,代表了夏王朝中晚期華夏文明發展的新高度。”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專家李伯謙指出,夏朝在司馬遷《史記·夏本紀》有古文獻記載,但之前因長期沒有考古實證而頗受質疑。60年來,二里頭及周邊一系列遺址考古發掘研究,證實了夏朝歷14代17王471年。這也讓二里頭這個都邑遺址,成為中華文明從古國邁入王國的一個重要標誌。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二里頭工作隊隊長許宏和副隊長趙海濤副研究員看來,二里頭文化以其高度輝煌的王朝氣象,高度發達的控制網路和統治文明,成為距今3800-3500年前後東亞地區最早的核心文化、廣域王權國家,並率先進入王朝文明階段。

  他們認為,與此同時,其他區域多進入文化和社會的衰落時期,二里頭文化向四方強勢擴張、輻射文化影響力,推動中國歷史由“多元化”的邦國時代進入到“一體化”的王國時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一劃時代的變革對商周文明産生了深遠影響,奠定了古代“中國”的基礎。二里頭文化當之無愧地成為中華文明總進程的核心與引領者。

  許宏説,二里頭遺址是一座精心規劃、龐大有序、史無前例的王朝大都,多項中國古代都邑和政治制度都源於此。目前,在多學科協作下,已初步勾畫出西元前1800年至西元前1500年二里頭都邑繁盛時的大概樣貌,但對考古工作者而言,一切只是開始,“二里頭遺址現存面積約300萬平方米,幾代人用了近60年,才發掘了1%多一點。”他表示,作為中國古代文明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大遺址,二里頭將在新時期面向世界的考古洪流中,彰顯新的輝煌。

  趙海濤則補充,60年來的考古發掘雖然取得重大收穫,但二里頭遺址和二里頭文化的總體面貌仍有深入揭示的空間,持續的考古工作依然是今後長期的重點,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

  “二里頭遺址的發掘為我們展現了夏王朝的社會生活圖景,讓曾被認為是虛構的歷史變成真實可信的歷史。”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指出,二里頭遺址所代表的是一個時代——一個“最早中國”形成的時代、一個位於洛陽平原以二里頭遺址為都邑影響遍及中國東半部廣大地區的時代,這個早于商代又以中原地區為核心的時代,應當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王朝的時代。他表示,相信隨著二里頭遺址進一步發掘,以及同時期遺址在各地被發掘,夏王朝及其時代的面貌會更加清晰地展現在世人面前。(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