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研究成果發佈:現存最早《詩經》文本

2019年09月24日 08:47: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合肥9月22日電 (記者 張俊)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下文簡稱“安大簡”)一期研究成果22日在安徽合肥發佈:安大簡是繼郭店簡、上博簡和清華簡之後,出土先秦珍稀文獻的又一次重大發現,該竹簡所記錄的《詩經》是目前發現的抄寫時代最早、存詩數量最多的古本,同時也是未經後代改動過的較原始本子。

  據中國文字學會會長、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託項目“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的整理與研究”首席專家黃德寬介紹,2015年1月,安徽大學從海外搶救回一批珍貴的戰國竹簡,由不同人抄寫,書體風格多樣,字跡清晰,內容包涵多種古書,初步認定有《詩經》、楚史類、孔子語錄和儒家著作類、楚辭類、占夢及相面類等,其中不少是從未見到過的古佚書。

  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徐在國表示,《詩經》在流傳過程中由於遭受秦火,一度中斷,安大簡的研究還原了詩的原貌,校正誤讀之後,對詩義的理解也更加準確,同時也對研究《詩經》文本的形成和流傳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徐在國表示,安大簡《詩經》最有價值的莫過於其豐富的異文材料,比如今本《詩經》第一篇《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幾乎是家喻戶曉。關於“窈窕”的意思,學者意見不一。安大簡作“要翟”,實際上是“腰嬥”,“腰嬥淑女”就是身材勻稱美好的女子。

  此外,通過簡本與今本的對讀,很多古文字字形可與今天對上,為古文字考釋指明瞭正確的考釋方向,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古文字考釋的進程。受安大簡異文材料的啟發,整理者們考釋了一批疑難字和誤釋字,比如 “茁”“湛”“刈”“椒”“兕”等。

  黃德寬表示,安大簡《詩經》研究成果的發佈在文字學、語言學、文獻學、文學、古代思想文化等學科領域都具有重大價值,提供了很多新的可開拓領域。安大簡《詩經》對研究和探索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史、中國古代文明的傳承發展史等重大理論問題也有著重要的價值。(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