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安娜臥底國民黨中央總部 被讚“按住蔣介石脈搏”
電視劇《風箏》最後一集結尾出現了一係列人物的黑白照片,這些都是我黨情報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貢獻的英雄。其中一位是沈安娜。沈安娜的情報很特別。她不僅會記錄國民黨中央開會時的一些重要戰略決策,還會根據上級要求,把會場當時的氣氛及核心人物的表情、動作、語氣,甚至包括蔣介石罵人,都仔仔細細、如實地記錄下來,以便于中共中央掌握敵人的內部矛盾和派係鬥爭。這樣一位“一紙抵萬金”的潛伏者,人們喜歡稱她為“按住蔣介石脈搏的人”。
實習生 邱悅 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景潔
專題統籌 劉璞 制圖 趙岑
圖片由華克放女士提供
19歲的選擇
不當明星,去做速記
沈安娜原名沈琬,1915年出生在江蘇泰興縣城的一個書香門第、世族大家。她從小就很倔強,拒絕家人為自己裹腳。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受到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同時為幫姐姐沈珉擺脫包辦婚姻的壓迫,沈安娜陪姐姐離家出走,前往上海。
在上海,沈安娜先是考入了上海南洋商業高級中學。她的同學中,有好幾個已是電影明星,如王人美、黎莉莉。“我母親最好的閨蜜叫葉露茜,她正和趙丹熱戀中。”華克放告訴記者,“所以,我母親受到影響也曾有去拍電影的想法。”
1934年夏天,才讀完高二的沈安娜因為交不起學費,不得不輟學,去了學費較低且只需半年即可畢業的上海炳勳中文速記學校。臨近畢業時,國民黨浙江省政府來招速記員,可沈安娜卻不願意去,她覺得“怎麼能去衙門伺候官老爺呢”!
到底是去當一個電影明星,還是學會了速記,到社會上謀生?就在這個人生的十字路口,她的學長——華明之和已與沈珉結為夫妻的舒曰信,跟她說他倆都是共產黨員,接受中央特科王學文領導,現在,黨組織希望“沈安娜去應試浙江省政府的速記員職位,打入國民黨內部為黨做情報工作”。沈安娜大吃一驚,這才知道兩位學長就是她所敬佩的、為國為民的“共產黨”!
1934年的11月,原先就一直向往著參加革命的沈安娜,接受任務,只身一人從上海前往杭州。那一年,她19歲。
愛情的選擇
情報夫妻,一生相伴!
華克放告訴記者,當時華明之在國民政府交通部上海國際無線電臺當業務員,實際從事的也是地下情報工作。考慮到沈安娜的安全,王學文指派華明之傳遞沈安娜獲得的情報。于是華明之就常常在節假日的清晨去杭州,晚上再乘夜車回上海,浪漫的“約會”其實是傳遞情報的掩護。
1935年的5月,電影《風雲兒女》上映,主題曲是《義勇軍進行曲》。“我父親帶著一個口琴,然後帶著一個歌片,在杭州九溪十八澗,唱了一遍又一遍《義勇軍進行曲》,我母親也學會了。”華克放說,《義勇軍進行曲》是父母的革命之歌,也是他們的愛情之歌,“因為他們有共同的理想,有共同的目標。他們在一起,情報工作是愛情催化劑。”
1935年秋天,經過組織批準,沈安娜與華明之在上海舉行了簡單的婚禮,成了一對真正的“情報夫妻”。華克放將父母的默契配合稱為“流水作業法”。沈安娜在“前臺”,白天負責取得文件、速記稿等情報,回到家里夜深人靜時,再把原始速記稿翻譯成文字;華明之在“後臺”,常常在後半夜負責整編、濃縮、密寫、密藏和傳遞情報。
職業的選擇
甘當無名英雄,誓言無聲!
1938年,重慶,依靠每分鐘200字的速記技能、出色的文字功底和一手漂亮的蠅頭小楷,沈安娜成功潛伏進了國民黨中央黨部機要處。她還自創了“速聯”符號,讓別人無法識別。
在國民黨內部“站穩”,年輕的沈安娜卻開始“鬧脾氣”。華克放告訴記者,“她每天見到的中央黨部里的國民黨官員,不是搶房子就是搶官職,所以,她就跟共產黨重慶通訊處的領導說,她要去延安。”沒想到,幾天後,周恩來鄧穎超夫婦把沈安娜專門請到他們在重慶的家中。“最後鄧穎超同志說了一句:小沈,你要好好努力,要甘當無名英雄。我母親後來還曾悄悄告訴我,從那以後,鄧穎超就成了她心中的偶像。”臨別時,周恩來給了沈安娜一個熱烈的握手,鄧穎超給了她一個熱烈的擁抱。沈安娜的內心又一次堅定了下來,她永遠記住了這一句:“要甘當無名英雄”!
信仰的選擇
靜默忍耐,蟄伏三年!
“在重慶時,我們一家住在上清寺街75號。我也是出生在這個地方。”華克放形容這個家“大約只有9平方米大,夏天濕熱、冬天寒冷,還有很多老鼠,住所隔壁就是一個憲兵隊,經常會有遭拷打者的慘叫聲傳出來。”
1942年秋的一個星期天,是和上級領導徐仲航約定接頭的日子,(徐的公開身份是國民黨正中書局總管理處業務處長,但他其實是中共南方局領導下的秘密黨員。在獄中,他經受酷刑決不吐露黨的秘密,保護了沈安娜和華明之)可時間已過,他並沒有來。“我的父母默默按下了一個‘靜默的鍵’。這是什麼意思?就是我父母不能去找黨組織。而是要靜靜地、耐心地守住自己的崗位,等待組織來找他們。就這樣,熬了三年。”
華克放回憶說:“我問過母親,那三年你們是怎麼熬過來的?過了很久,她才說了這麼一句話,怎麼熬過來的?希望與忍耐同在啊。什麼都要忍耐,在國民黨中央黨部,你要聽他們的反共叫囂,要鎮靜自若,不能暴露。”
1942年11月,國民黨在陪都重慶召開五屆十中全會,會上一片反共叫囂。突然,坐在會場第一排的國民黨元老張繼站起來,手指蔣介石大聲嚷嚷:“共產黨就在你身邊,你還不知道呢!”而當時,沈安娜就坐在會場的速記席上。
那“希望”又是什麼呢?“我母親說,就是那個敲門的暗號再響起來,上級領導出現,藏在小鐵皮箱里的情報還可以傳遞出去。”在“蟄伏”的這3年中,國民黨中央黨部曾考慮給作為速記骨幹的沈安娜換一個好一點的宿舍。但沈安娜夫婦選擇守著破爛的9平方米小屋,因為這是他們同上級黨組織聯係的唯一聯絡點。
1945年10月的一個晚上,期盼已久的熟悉的敲門暗號終于再次響了起來。時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情報部副部長的吳克堅找到了這個不變的地址,沈安娜激動地表示:“我現在就有情報讓你帶走。”
沈安娜自己這樣說——
上海解放以後,沈安娜、華明之夫婦從“地下”走到了“地上”。“換一件衣服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從旗袍換成軍裝,戴上軍帽,她長達14年的地下秘密情報工作,就像翻書一樣輕飄飄地翻過去了。”但華克放卻知道,這14年里,沈安娜其實沒有一天不緊繃著神經,沒有一天不承受著暴露的壓力。
“母親彌留之際曾喃喃自語,‘我暴露了?他們抓人了,從後門跑……’當時護士、護工、醫生都很奇怪。我作為女兒,我了解這麼一段歷史,就很理解她。”2010年6月16日,沈安娜與世長辭。
泰興市政法委國安辦副主任汪蒙告訴記者,14年來,沈安娜一直沒有暴露身份,為我黨的革命工作傳遞了大量高價值的情報,被譽為“按住蔣介石脈搏的人”。但她本人對這個說法並不認可。華克放也表示,母親經常囑咐“不要把我拔高了”。
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景潔 王國柱
“沈安娜獎學金”已在泰興中學頒發9年
■鏈接
沈安娜逝世前曾囑咐子女將自己省吃儉用積攢的10萬元捐贈母校泰興中學,設立獎學金。2011年5月,“沈安娜獎學金”在江蘇省泰興中學正式設立,已頒發9年。據介紹,“沈安娜獎學金”每學年評選一次,旨在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代表,激勵青年學生繼承革命精神,勤奮刻苦學習。 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王國柱
[責任編輯:楊永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