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翡翠青瓷”亮相國博工藝美術作品展

2019年08月20日 19:40:00來源:台灣網
何志隆(中)與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左二)、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鄭欣淼(有二)在工藝美術作品展現場。 (台灣網 發)
 
  台灣網8月20日北京訊  “時代新章——國家博物館工藝美術作品邀請展”20日在北京開幕,集中展出140件工藝美術作品。展覽分為“取法自然”“天工奇巧”“器韻生動”“萬象日新”四個單元,涵蓋雕刻工藝、陶瓷工藝、漆器工藝、金屬工藝、首飾工藝、織繡工藝及其他工藝七大類。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表示,希望展覽讓更多人了解藝術家的工作,支援工藝美術事業發展,激勵廣大工藝美術家發現創作主題、捕捉創新靈感,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在展廳裏,一件名為“柴燒青瓷花觚”的參展作品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他是臺灣陶藝大師何志隆專程攜來參展的精品。作品顏色碧綠、青翠,酷似翡翠,故被稱為“翡翠青瓷”。
 
  1959年出生的何志隆,28歲開始作陶,迄今已有30年的陶藝創作經歷。何志隆接受採訪時説,翡翠青瓷由土坯入窯,利用“自然落灰上釉法”,要用柴燒到滿釉,難度很大。目前每窯須燒500至600小時,良品率只有3%至5%。
 
  談到這次參加“時代新章”作品展時,何志隆表示,希望通過展覽,讓更多人了解翡翠青瓷,了解其傳統工藝和文化,讓大家接觸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鮮活案例。其一,翡翠青瓷採用的是中國最古老的“自然落灰上釉法”。自古至今,“青瓷”是中華民族在自然生活之中,溯源流長、千錘百煉的文化結晶,也是人在自然客觀環境中,物境與心境高度融合的藝術,體現了歷史傳承與創新在當代的文化意義。其二,參展也是“兩岸一家親”的具體體現。何志隆常説“感謝祖國大陸”。正是大陸陶藝專家們的認可與幫助,讓他的作品煥發了耀眼的光芒得到了極高的認可與評價。其三,如今他頻繁往返兩岸,就是要為推廣青瓷文化繼續盡心竭力。“歐洲最早是通過瓷器來認識中國的,我們曾經擁有最頂尖的瓷器工藝,我們真心希望,通過翡翠青瓷,能為中國瓷藝再添光彩。”他表示。(完)
 
“柴燒青瓷花觚”作品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台灣網 發)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