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電報進京“三步曲”

2019年06月21日 08:16:00來源:北京日報

 

  趙其輝

  1877年,李鴻章在其天津直隸總督衙門與天津機器局間架設了十余裏電線,並且用購置的莫爾斯電報機發出了中國第一封電報;1883年,北京最早的電報局在通州設立;1884年,清政府在京城設立官電局和商電局。電報進京,緣何分了三步走呢?

  “行轅正午一刻”

  1844年,美國人莫爾斯發明瞭有線電報,並創立了莫爾斯電碼,人類進入電報通信時代。當時的中國,內憂外患頻仍,俄、英、美、法、丹麥等國不斷向中國政府提出在我國境內架設電線、辦電報的要求,丹麥、英國甚至先後通過海底電纜在中國上海登陸設局,開辦電報業務。而清政府的官方通信依然是傳統的驛站傳遞,與電報相比,勞人費馬,效率低下,貽誤戰機,中國的外交、軍事都處於嚴重被動局面。1874年,日本入侵臺灣,千余名士兵登島,而清政府卻全然不知,待此事上報到朝廷,已過一月有餘。

  這件事對清政府刺激很大,遂下決心整頓海防。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臨危受命,作為欽差大臣巡視臺灣防務,他深感臺灣孤懸海外,與福建交通阻隔,於是上奏“臺洋之險,甲諸海疆,欲消息常通,斷不可無電線”。奏折獲得批准,於是擬由福州至廈門用陸路,廈門至臺灣用水線建設電報線路,至1874年底,已在福建架設電線六十余裏。可惜的是,興辦電報在清政府內激起巨大爭端,遭到朝中保守勢力的激烈反對,導致清政府興辦電報的政策發生動搖,最後以中國自辦的第一條電報線“流産”告終。

  儘管日本從臺灣退兵了,但臺灣的隱憂仍在。這一點,新任福建巡撫丁日昌也深有感觸,他在臺灣積極籌備著電報線的建設。

  當時,清政府整頓海防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將沿海分為北洋和南洋兩個防區,命令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和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劉坤一為海防事宜欽差大臣。他們深知,如果沒有快捷的消息溝通,面對外強的堅船利炮,所謂海防形同虛設。

  於是,李鴻章在自己的職轄內,積極地從事著電報的嘗試與推廣。1877年,李鴻章在其天津直隸總督衙門與天津機器局間架設了十余裏電線,並於6月27日用購置的莫爾斯電報機發出了中國第一封電報,這封電報只有六個字:“行轅正午一刻。”

  1877年10月,在丁日昌的主持下,由今天的臺南到高雄的軍用電報線終於建成。1879年,李鴻章又設立了從天津到大沽、北塘等炮臺的軍用電報短線。

  1880年9月,李鴻章上奏《南北洋請設電報》,向朝廷提出創辦津滬電報線的主張。奏折全面闡述了設立電報為軍事防務之必須,並請由天津循運河以至江北,越長江,由鎮江達上海安置電線。奏折獲准後,李鴻章于當年10月在天津成立了津滬電報總局(後正式命名為中國電報總局),同時開辦電報學堂。1881年12月,這條全長1500公里的津滬電報線全線試運作,沿途設有紫竹林、大沽口、臨清(1882年撤銷)、濟寧、清江浦(今淮陰市)、鎮江、蘇州、上海8個分局。

  津滬電報運作一年多,清政府切實感受到了電報的好處,於是李鴻章、劉坤一等人繼續上奏推進南洋的電報建設。1883年,蘇、浙、閩、粵各省沿海電報線全部貫通,從此,中國1.8萬公里海岸線可迅速貫通消息。在左宗棠、鄭觀應等人推動下,自鎮江至漢口長達800多公里的長江線也于1884年建成,構成了中國創辦電報初期的三條長途幹線。

  電報與“風水”

  就在南北兩洋埋桿架線、興辦電報之時,朝廷中握有重權的頑固保守勢力強烈鄙夷電報,認為它是“奇技淫巧”,變亂風俗,破壞“風水”。要麼懼如洪水猛獸,要麼嗤之以鼻。例如工科給事中陳彝在奏折中認為電線可以“用於外洋,不可用於中國”。內閣學士文治也上疏稱自己“聞鐵路而心驚,睹電桿而淚下”。當時辦洋務的多是掌握地方實權的總督、巡撫,而保守勢力則多為朝廷重臣。因此,南北兩洋通電報後,朝廷卻仍按舊法,往來信函、消息,全靠大興、宛平兩個驛站傳遞。南方發往朝廷各衙門的軍情、信函,先用電報發至天津,再由天津驛遞至大興、宛平驛站,然後再送往各衙門。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883年。

  通州與北京最早的電報局

  津滬電報線路的開通運作,讓總理衙門再也按捺不住對消息迅捷的渴望,遂致函李鴻章,要求將天津電報線路延至京城。曾國藩之子曾紀澤曾出任多國外交大臣,深知落後通信方式之弊,親自登門拜訪李鴻章,建議把天津電報線延伸到總理衙門。

  其實,李鴻章早就知道朝廷非常需要電報,也一定會使用電報。“神京為中外所歸響。發號施令,需用倍切。”但他又不得不顧忌皇親國戚、朝廷重臣中保守派的權勢,曾説:“臣于創辦電線之初,顧慮士大夫見聞未熟,或滋口舌,是以暫從天津設起,漸開風氣。”

  眼下總理衙門疾呼將電線延至京城並設立電報局,這不但正合李鴻章之意,也成了電線向京城延伸的緣由。於是李鴻章馬上與中國電報總局督辦盛宣懷商議為總理衙門設立專用電報局事宜。他心裏清楚,作為地方官員,自己根本沒有權利擅自把電報線引入京城,總理衙門要求在京師設立電報局,但又沒有諭旨頒下,只能決定先將這個電報專用局設在通州。這樣做既不越權,還可以回避保守派的“口舌”,待將來時機成熟後,再將電線由通州接展至京畿內城。另外通州歸屬順天府管轄,也是國都之地,電線展接通州,也算進了京城。且較從天津驛遞電報快得多,也能初步滿足總理衙門的要求。李鴻章深諳為官之道,這其實是在總理衙門與朝廷反對派之間取了個折中,兩不得罪。

  當時,李鴻章正在上海為母親守制,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職務由張樹聲代理。光緒九年(1883年)五月十二日,李鴻章電飭張樹聲:馬上派人勘察天津至通州的線路,命其與通州通永道薛褔辰酌商,在通州城內選定公所設置電報設備;選派天津紫竹林電報局王繼善擔任通州電報局委員(局長);盛宣懷則與外商洽談,訂購電線設備,六月二十日前將電線設備運到天津。

  五月十六日,張樹聲按李鴻章要求,派直隸州知州葉金綬負責,縣丞蔣文霖協同,率領洋匠、學生勘察線路,測量距離、核計桿數,繪圖貼説。張樹聲還將籌備的所有事宜,一一上報總理衙門。

  總理衙門沒有再堅持原先“電線展至京城內,並在衙內設置電報”的設想,而是默認了李鴻章的決定。

  用時一個月,線路勘察完畢,沿河由天津至通州分段運送桿線準備就緒。

  六月十四日,李鴻章正式上奏《展接津通電線折》。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奏折,它既是北京地區設立電報的第一本奏請,又説明即將興建的通州電報局不是一般的地方電報局,而是朝廷衙門專用的電報局。各省及外洋與清政府之間的電報,都要先到通州,然後再由專設的驛站遞送朝廷。當時,驛站快馬送電報到內城衙門大約需要半個時辰,當然比天津快了許多。

  據《海防檔》丁——電線(上)記載:光緒九年六月十七日,軍機大臣奉旨該衙門知道。欽此。此意為皇上同意這樣辦。

  八月初七,總理衙門接到順天府稟報,根據通永道薛褔辰稟報的通州電報局委員王繼善的函,稱:奉委辦理通州分局,卑職到通後,租定局室,置備器具,安設機器電臺,部署一切,已漸有頭緒……遵于光緒九年八月十八日開局,傳遞報務,理合將開局辦理日期稟報。再,所有一等官報,抄錄封固呈送,加封交通州驛傳遞。可否諭知通州李牧飭驛徑自送往總署各地投遞,不必再由大興、宛平兩號轉投,以免稽遲等情到道。

  西元1883年9月18日,北京最早的電報局——通州電報局開局通報,從此結束了北京沒有電報的歷史。

  設立京城電報官商兩局

  通州電報局開局通報後,發往京城各衙門的官電到通州落地,由驛馬快遞入京,雖説只需半個時辰,但仍存諸多不便。如夜間收到電報,城門關了,驛馬會被阻在城門外,還是有所延誤。此時總理衙門已深深感受到電報的重要,恨不得把電報機設在自己的辦公桌上,他們已經不能容忍再等待了,認為將電報線直接引入總理衙門的時機已經成熟,刻不容緩。光緒九年十二月初六,總理衙門致函李鴻章:

  中國旱路電線,業由貴處督飭局員安至通州,官民無不稱便。惟距京稍遠,未免多一週折。昨佩綸(張佩綸,任總理衙門行走,女作家張愛玲的祖父——作者注)回京具述閣下擴充到京之意,實與敝處意見吻合。現擬安裝雙線,由通州展至京城。以一端引入署中,專遞官信。以一端擇地安置,用便商民。且線端由水關暗入……俟來春解凍時,迅速開辦。

  這次與天津電報線延至通州完全不同,總理衙門不再是商量,而是直接要求李鴻章將通州電報線展至京城。而且提出了具體要求:一是安設雙線,一線直接接入總理衙門傳遞官報,另一線擇地安置,便於商民;二是電報線由東便門水關暗入;三是開春解凍後馬上施工。

  總理衙門同時致函順天府和步軍統領衙門,要求馬上派兵協同電報局人員勘察線路。接到總理衙門函件,李鴻章馬上派縣丞蔣文霖、通州電報委員王繼善進京勘察。此時已臨近除夕,勘察設計工作緊鑼密鼓地進行。

  光緒十年(1884年)五月二十五日,李鴻章致函總理衙門,議設電報線進京,將反覆商議的設線、設局方案上報總理衙門,並請總理衙門稟奏朝廷,以待開工。

  根據蔣文霖、王繼善勘察報告,通州至東便門全長二十七里,用旱線(立桿架線),進東便門後改用水線安置城河河底,再進崇文門東面水關,長七百餘丈。但是,由崇文門再到總理衙門所在地東堂子衚同,就沒有水路了,七百餘丈地段,約三十丈就要立一根桿,亦甚礙目;用銅線埋入地下,又恐污穢相蝕,線難持久,一旦損壞,必須挖溝更換,極不方便。

  這個問題讓李鴻章頗感棘手,猶豫再三,還是向總理衙門建議:電報線不要進入內城了,電報局設在外城離總理衙門也不算遠,總比通州近多了。而且北京外城是平民的居住區,立桿架線也不至於招惹王公宗室的非議。

  據史料記載:京城南,前門、崇文門、宣武門和東、西便門為內城門,明代嘉靖年間,建造了連接廣渠門、左安門、永定門、右安門、廣安門五個城門的城墻,兩道城門之間被稱為外城。而東北西三面,一直未建外城城墻,致使北京城呈現出一個“凸”字型。到了清代,宗室王公、朝廷大員的宅邸及各衙門都設在內城,以致內城以王府、官宅、衙門命名的街道、衚同數以百計。漢族人不得居住內城,一般平民百姓聚集外城。

  意識到電報重要性的總理衙門沒有採納李鴻章的建議,堅持電報官所一定要設在內城。但考慮到立桿礙目,放棄了在衙署內設電報局的想法,決定在城墻邊泡子河附近擇地設立官報公所。

  閏五月二十日,總理衙門上奏朝廷《擬將通州電局移設京城》,當日獲得批復:“知道了,欽此。”

  李鴻章接到諭旨,馬上命令通州至京城電報線全面開工。六月初,根據盛宣懷的推薦,李鴻章稟報總理衙門:通州電報委員王繼善負責專辦京城電報外局事務,命其即刻赴京,先在外城東河沿附近架線設局,安置機器,專收商報;並在官報所尚未開通之前,傳遞往來官報。要求“俟設線工竣,即將通州分局暫時裁撤,原班司事學生人等,局中應用機器物件,均移京局”。

  通州電報局于六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陸續將設備物資運往京城,約計手推車十余輛,座車八九輛。車上用電報局小旗為記,入城查驗,以示區別,由東便門至新設電報局所。

  電報線在城內分為兩路:一路進內城,在泡子河邊呂公堂設官電局,專門收發政府電報;一路進外城,在崇文門外喜鵲衚同楊氏園設商電局。開局後,以商電局的盈利補貼官電局的費用。

  李鴻章認為,北京電報局分設官商兩個公所,事務繁重,尤其是官電所責任重大,應分別管理。於是稟報總理衙門:派王繼善專門負責外城商電局事務;派通曉西學的大興縣縣丞莊佩蘭專辦內城官電局事務。

  那時在電報局工作的報務人員,可以説象徵了當時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不但要精通電報業務,還要精通英語,因為有大量英文電報,必須是“海歸”或電報學堂畢業的專門人才才能勝任。

  1884年8月22日,商電局建成通報;8月30日,官電局建成通報。歷經七年,電報這一近代通信工具終於完成了天津-通州-北京“三步曲”,進入了北京這座千年古都。

  通州電報局的地址具體在哪,史料沒有詳細記載;設于外城的商電局在1900年八國聯軍進北京前就被義和團焚燬了;設于內城的官電局在1898年被總理衙門遷到了衙署內,成為外務部電報局。

  1907年清政府在東長安街建成北京電報總局,外務部電報局的作用也就隨之消失了。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