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紅色題材《鄔家大巷》“説説我們漢陽的老故事”

2019年06月17日 10:21: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武漢6月16日電 抗日戰爭殘酷的背景下,漢陽式童年在兒童文學作家伍劍的《鄔家大巷》中被鮮活地呈現出來:美味的武昌魚、夏夜納涼的竹床、吃著百家飯嬉戲的兒童……在延續《小英雄雨來》《小兵張嘎》等經典紅色題材的基礎上,長篇小説《鄔家大巷》講述了兒童文學中的新紅色題材。

  故事的發生地在漢陽,講述在抗日戰爭時期,漢陽城在日軍的欺淩與暴行下苦苦掙扎。作者從十歲徐山的視角出發,描述了一個小孩子眼中,戰爭的殘酷及家人的溫情。童年本應該是充滿嬉戲打鬧的,但覆巢之下,已無完卵。在地下黨員映江叔叔和小姨靜文對父親及周圍人潛移默化的影響的同時,這種救亡圖存的家國情懷也在深刻地影響著徐山,他就這樣由懵懂的幼童成長為了有擔當的少年。

  書中,兒童純真眼睛的注視和對生活的獨特體驗貫穿始終:故事著筆墨寫了夏天傍晚的西大街,人們把床舖鋪在麻石板上,一起坐在外面納涼吃晚飯的情形。小孩子們吃著百家飯,互相嬉戲。但是這一切卻被突如其來的空炸破壞了。從此,日本人成為大街的主人。人們的生活隨之劇變,徐山和小夥伴妮娃、梅香,一起經歷了妮娃父母和外婆的去世,以及街坊鄰居的離開。從這個角度,作者更多地用一種懵懵懂懂的敘事方式,小孩子們看到了,無法理解的那麼透徹,但又能理解一二。戰爭是血腥的,但是描述卻不能太殘忍,作者對於這種描述拿捏得十分得當,令人讚賞。

  在15日的分享會上,伍劍自述,他的作品中不可能缺少美食與歷史,所以《鄔家大巷》同樣也是一部記載漢陽民俗和風味小食的作品。雖然主題是講述殘酷的戰爭歲月,但作者仍然為小讀者們準備了一個豐盛而有趣的漢陽式童年:熱騰甜蜜的臘八粥、酥香嬌嫩的清蒸武昌魚、棗紅油亮的子期肘子,風味滿滿;春天裏梅雨瀟瀟,黛瓦白墻如同穿上了紗衣,孩子們採桑葉、養蠶寶寶,恰得其樂;夏天,漢陽如同火爐燃燒,人們在大街上搬出竹床,閒話家長裏短,品嘗著一個充滿煙火氣的傍晚;冬天,少見的倒春寒令漢陽的孩子們興奮,堆雪人,打雪仗,在玻璃窗上哈熱氣、貼窗花,探險玩密碼遊戲。作者語言優美,文字活潑,一段段溫暖又激勵人的故事把老漢陽的味道浸透入了文本的骨子裏,戰爭歲月反而成為一個隱隱存在的背景,溫情成為本書的底色。

  湖北省作協兒童文學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張年軍認為《鄔家大巷》具有不同於一般抗日戰爭題材小説的特點,作者多用穿插、虛寫、閃回、側面描寫等表現手法,在原生態描寫的基礎上,做了精巧的佈局,使故事獲得了生活的廣度和人性的深度,並且凸顯了更多的戲劇性以及美的觀照。對於青少年來説,可以通過閱讀這個故事,重溫過去,牢記今日之和平得來不容易。

  據悉,《鄔家大巷》日前已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推出。(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