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記憶遺産“漢文文書”講述檔案中的澳門故事
中新社北京6月10日電 (記者 應妮)由中國國家圖書館聯合葡萄牙書籍、檔案館及圖書館局(東波塔國家檔案館)共同主辦的“漢文文書——東波塔檔案中的澳門故事”,10日亮相中國國家典籍博物館。
“漢文文書”主要形成于十八世紀中葉至十九世紀中葉,其主體是清代中國官員在管治澳門過程中,與澳葡議事會文書往來而形成的檔案,由中文檔案連同原件的葡文譯本和發文底稿共3600多件文件組成,現收藏于葡萄牙東波塔國家檔案館。
這批檔案反映了當時澳門的社會狀況、人民生活、城市建設和商業貿易,體現了當時的澳門作為中國對外貿易和交往的樞紐口岸,通過航運和其他交往成為東方文化交匯的中心,是研究清代澳門地區的重要歷史。
2017年,葡萄牙東波塔國家檔案館與澳門檔案館以“清代澳門地方衙門檔案(1693-1886年)”之名聯合申報《世界記憶名錄》並被正式收錄。
此次展覽從3600多份“漢文文書”中精選出100余份檔案文件進行展出,共分為居澳民蕃、澳門蕃官、清朝官員、西洋教士、歐美商人、英國人與澳門、亞洲各地與澳門以及十三行、黃埔港與澳門等章節,講述了“漢文文書”的保護和修復,並將檔案文件與清代相關圖文資料相印證,展示了從政治交往到日常生活,從稅收管理到經濟商業利益的協商,再到兩個民族間的衝突解決等發生在澳門卻關乎中國、葡萄牙甚至印證世界歷史重要進程的故事。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在書面獻詞中指出,中國和葡萄牙都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也都善於從歷史中探尋啟迪。40年來兩國共同走過了一段精彩而友好的旅程。希望雙方以建交40週年為新起點,以互辦“文化節”為新契機,攜手與共,持續推進文化交流與合作。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7月26日。(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