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專家分享古籍知識:舊刻本古籍與讀書研究密不可分

2019年04月19日 07:58: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4月16日電 近日,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辛德勇攜其最新的版本目錄學著作《學人書影初集》做客中國書店中關村書店,舉辦了主題為“研究清代學術的一把鑰匙”的讀者見面會。

  辛德勇從為什麼收藏經部書籍、清人經部書籍的參考、有特色的版刻和批校本等幾大方面分享了文史研究的基本觀念和方法,同時向大家展示其個人藏書情況,揭示版刻特徵變化背後的歷史文化脈動。

  講座中,辛德勇提到,他絕大部分的藏書是從中國書店的各家連鎖門店購得的,如《學人書影初集》中收錄的咸豐十年原刻本郭柏蔭著《變雅斷章衍義》、道光四年揚州汪氏問禮堂倣宋刻本《春秋公羊解詁》等都是來源於中國書店。

  辛德勇表示,學人“藏書”與藏家藏書不同,它與學術研究密切相關,與學人需要和研究興趣緊密聯繫在一起。他建議,在能力和條件具備的時候,買進一些古刻舊本很有必要,舊刻本古籍與讀書和研究密不可分。

  而他購買古刻舊本時,更在意原刻初本,因為與那些晚出後印的版本相比,這些原刻初本裏的文字內容是具有獨特價值的,而且這樣的價值基本上都是無可替代的。

  辛德勇提到,尋書、覓書、挑書、買書的過程,其實就是知書、識書、讀書的歷程,並建議如果想在有限的條件下選到好書,買到好書,就需要對相關學術和文化的背景有所了解,了解得越多,認識得就越清楚,心裏就更有數,當然就能發現那些不具備這些知識的買家所不能知曉的好書。

  他表示,雖然選編在《學人書影初集》中的清刻本經部書籍,很多談不上有特別高昂的文物價值和收藏價值,但大多都與清代學術和我們今天的學術研究密切相關。辛德勇希望,通過這部書影的出版,能夠對大家了解這些書籍進而認識這些書籍,特別是這些書籍的學術內涵有所幫助。

  記者了解到,中國書店表示,作為傳承古舊書文脈的全國最大的古舊書店,今後還會繼續舉辦此類文化活動,邀請專家學者前來,為讀者帶來更多學術上和文化上的享受。(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