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搭臺經濟唱戲 第37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開幕

2019年04月11日 13:3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洛陽4月11日電(記者 韓章雲)人間四月春色濃,牡丹花開領群芳。4月10日晚間,第37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在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廣場隆重開幕,牡丹以最美的姿態恭候八方賓朋,而十三朝洛陽也借由牡丹芬芳,文化搭臺帶動經濟發展。

  當晚開幕式上,河南省副省長霍金花致開幕詞。她説,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已連續舉辦36屆,知名度、美譽度、影響力不斷攀升,成為河南擴大對外開放,推動中原文化、華夏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載體和文化名片。

  霍金花表示,開放的河南、熱情好客的河南人民熱忱歡迎各方賓朋在河南感受古都魅力,領略風土人情,品味中原文化,共謀未來發展。

  在優美的《牡丹之歌》旋律中,一場以“出彩新征程”為主題大型文藝演出拉開序幕。

  歌舞《牡丹賀中華》、原創情景歌舞劇《人民的城市》、中國及絲綢之路沿線部分國家的藝術家共同演繹“一帶一路”主題曲之一《天地鑒》,情景音樂劇《博物館之都》、情景歌舞《致明天》等精彩積木生動展示了洛陽人民奔跑追夢、努力奮鬥的精神風貌。

  洛陽牡丹始於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史,目前已培育出9大色系、10種花型、1200多個品種,種植面積21萬畝。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牡丹從來都不是一種單一的花卉,它備受喜愛,也被賦予雍容華貴、繁榮美好的文化寓意。正是以花為媒、文化搭橋,有著悠久牡丹種植歷史的洛陽,借由牡丹大打文化牌,開展文化、經貿合作,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記者了解到,僅在本屆牡丹文化節,洛陽就安排了賞花旅遊、文化交流、經貿會展等一系列文化活動。

  其中,中國-中東歐國家文化遺産論壇4月11日在洛陽舉辦,在交流互鑒中擴大了洛陽的文化“朋友圈”,提升文化影響力。而依託“書香洛陽”“博物館之都”建設,洛陽也將舉行隋唐洛陽城保護傳承系列活動、牡丹之約·文化惠民系列活動,彰顯“書香花香輝映,詩和遠方同行”的城市品位。

  洛陽牡丹文化節期間的經貿活動也十分出彩。

  在4月9日舉辦的洛陽·2019城市經濟創新發展論壇暨第37屆洛陽牡丹文化節投資貿易洽談會上,洛陽集中簽約33個重大項目,總投資538億元,將為洛陽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作為十三朝古都,洛陽本身就積澱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在人間四月,操著不同口音的遊客除了遊走在洛陽市各大牡丹公園賞花的同時,也熱衷於走進這個有著“博物館之都”美稱的城市裏各個博物館,在歷史文化中觸摸洛陽城的脈搏,這也必然帶動餐飲、住宿業的發展。文化與經濟,在洛陽已然是共同體。(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