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走進湖南“岳麓書院”:千年學府何以弦歌不絕?

2018年11月27日 08:17: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長沙11月26日電 題:走進岳麓書院:千年學府何以弦歌不絕?

  記者 宋宇晟

  “惟楚有材,于斯為盛。”

  大家耳熟能詳的這副對聯,如今幾乎成了岳麓書院的代表符號。但這兩句話是怎麼來的?今天的岳麓書院又是什麼樣子?

  25日,記者隨“文脈頌中華·書院@家國”網路傳播活動採訪團,走進千年學府岳麓書院。

  于斯為盛

  談及“惟楚有材,于斯為盛”的來源,中國書院學會副會長、湖南大學岳麓書院教授鄧洪波給出了詳細的解釋。

  清嘉慶年間,書院大修。完工後,學生們請山長袁名曜撰寫對聯。

  袁名曜出的上聯是“惟楚有材”。這四個字出自《左傳》中的“雖楚有材,晉實用之”。

  原文之意是,即便楚國有很多的人才,但其實都在晉國發揮了作用。

  用鄧洪波的話説,《左傳》中的這句話其實是講當時楚國人才外流的問題。

  但寫到對聯裏就要“正能量”地講,“於是把‘雖楚有材’改成了‘惟楚有材’”。

  但下聯遲遲沒有人對出。一個叫張中階的學生脫口而出,“于斯為盛”。這四字又出自《論語》中的“唐虞之際,于斯為盛”。

  這副名聯就此撰成。

  鄧洪波説,這副對聯在晚清也成為岳麓書院的真實寫照,魏源、曾國藩、左宗棠等大批人才從這裡走出。

  弦歌不絕

  今天的岳麓書院,在大多數人眼中似乎成了旅遊景區,或是被當作文物。

  但事實上,這裡至今弦歌不絕——它仍是一所教育機構。

  自清光緒年間實行“新政”以來,岳麓書院幾經變遷。

  先是廢書院,改為湖南高等學堂;民國初又廢學堂——遷入湖南優級師範學堂,改名湖南高等師範學校;此後再遷入湖南工業專門學校,直至1926年湖南大學在此成立。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湖南大學開始著手岳麓書院的修復工作;八十年代,岳麓書院正式對外開放、恢復辦學。

  時至今日,岳麓書院有學生320人,專業方向主要為歷史、哲學、考古。

  “我們現在當然不是古代的傳統書院,但‘惟楚有材,于斯為盛’這八個字應作為我們努力的方向。”

  作為院長,肖永明認為,在繼承傳統與傳播文化之外,岳麓書院還應找到今天“培養高品質人才的路子”。

  雖然這條路仍在探索之中,但他覺得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要把傳統的教育資源、教育理念,很好地融入現代教育過程當中”。

  “能夠在我們這個時代脫穎而出的人才,一定是有文化根基的人才。”他説。

  書院的未來

  但這種文化根基要從哪來?

  肖永明認為,中國優秀傳統書院的教育理念不失為一個源頭。

  宋代以降,岳麓書院歷經宋末、元末、明末、清初三藩之亂、20世紀日軍侵華戰爭,幾度毀於戰火。

  但千年之後的岳麓書院,仍延續著這種在教育方面的探索。

  南宋張栻撰寫的《岳麓書院記》就提出,書院不是要培養人寫好文章,也不是讓人考取功名,而是要傳聖賢之道,造福社會、服務社會。

  在肖永明看來,像這類來自傳統書院的精神內涵並不過時,相反應將之延續下去。

  另一方面,如果將視野擴大至中國現存的所有書院,幾乎很難找到一所像岳麓書院這樣、依然承擔著教學功能的書院。

  那是不是所有這些書院都要重新回到它們過去的身份呢?

  肖永明更願意將中國各地書院理解成為一個“生態”,“它應該是有多元性的”。

  “以前我們總是強求覺得書院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形態。但我覺得在不同的情況下,它的表現肯定是不一樣的。”肖永明説。

  鄧洪波也認為,理論上,7000個書院應該有7000個模樣。“即便是古代的書院,主政的人物不同,也各有特色,還有不同的地方文化。”

  在鄧洪波看來,“書院要活起來,就是要為現代文化教育各方面服務,根據各自的情況服務社會。我們提倡天下書院是一家,‘書院的未來’也是我們共同探討的問題。”(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