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竹文化節打造竹産業與鄉村振興的盛會
中新網長沙11月16日電(陳岳杉 劉著之)11月14日至16日,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湖南省人民政府、國際竹藤組織共同主辦的第十屆中國竹文化節在湖南桃江舉行。來自海內外的近千名嘉賓齊聚湖南桃花江畔,一起賞竹、品竹、論竹、購竹,共謀發展,暢想未來。
一場期待已久的盛會
地處湘中偏北的桃江縣,被譽為“中國楠竹之鄉”,是全國綠色小康縣、湖南省重點林區縣、湖南省林業十強縣。上世紀30年代,著名作曲家黎錦暉創作的《桃花江是美人窩》傳唱海內外。
11月15日晚,竹文化節主體活動之一的《家在竹鄉》實景演出暨黎錦暉音樂會正式上演,將湖南桃江的美女、擂茶和胡吶喊等本土文化與竹元素有機結合起來。演出現場氣氛熱烈,數千名觀眾似乎忘記了毛毛細雨的存在。更多人通過網路直播和微信朋友圈等,關注著這場盛會。
中國竹文化節始於1997年,每兩年舉辦一屆。在湖南省1999年承辦了第二屆竹文化節之後,第十屆竹文化節再次回到湖南,這在當地許多農戶和竹産業企業家心中意義重大。本屆竹文化節主題為“弘揚華夏竹文化,建設美好新家園”,反映出人們對發展竹經濟的期許和嚮往。
桃江是一個欠發達縣。“這也意味著我們的青山綠水還在,有機會在新的經濟發展格局之下實現趕超。”桃江縣一政府工作人員表示,竹産業正是該縣的發力點之一。
新時代理想的環保産業
竹子生長週期短、可再生,竹産品用完後對土地無污染,可成為環境問題突出背景下理想的産業。
中國竹業協會會長、國際竹藤中心常務副主任費本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進行了詮釋:“竹子不僅是生態的,也是産業的,具有經濟價值、文化價值,在弘揚生態文明,促進産業發展上承載著與農作物不一樣的使命,承載著讓竹文化竹産業和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偉大使命。”
在竹文化博覽會現場,100多家竹企業的産品爭奇鬥艷。從吃的竹筍、住的小竹屋、用的竹傢具,到竹子做的筆、紙、毛巾、牙刷等等,令參觀者目不接暇。展廳內,就連電腦鍵盤、滑鼠、計算器、充電寶等電子産品,都穿上了“竹外衣”。
“我們很多竹産品被塑膠替代了,給環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但今天,大家可以看到,許多原本由塑膠製成的産品,可以用竹子來替代,這肯定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一位參展商興奮地説。
竹産業的湖南機遇與挑戰
湖南是全國楠竹主産區,竹資源大省,2017年全省竹林面積達1639萬畝,竹産業産值突破260億元人民幣。前幾年,湖南省提出了以桃江為核心基地,到2025年打造千億竹産業的目標。
2017年,桃江縣竹業總産值達76.46億元,居全省第一位。通過多年的發展,桃江竹涼蓆、桃江竹筍成為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在全國市場佔據了一席之地。
在企業展會上,面對諸多外地的優質竹産品,桃江本地一些企業家也顯出了一定的憂慮。“我們的一些産品與外省相比,無論是在技術上、設計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一位企業家表示,本屆竹文化節讓本土企業開闊了眼界,找出了不足。
一位長期關注竹産業發展的政府工作人員則表達了另一種擔憂:“一些竹産品市場銷售價格很高,比如有的竹凳一條能賣上千元,但企業進的原竹只要幾十元。很多竹農對賣竹的收入還不滿意,足見我們的竹産業在促進農民增收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也正是湖南今後發展竹産業要解決的問題。“我們將以本屆竹文化為契機,認真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把竹産業打造成湖南富民強省的重要支撐點。”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隋忠誠指出,本屆竹文化節的舉辦,將有力推動湖南竹産業發展,為促進湖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和農業産業興旺提供強大的動力。
竹文化節開幕式上,桃江縣發佈了《竹與鄉村振興——桃江宣言》,力求把竹産業培育成“生態工程”和“富民工程”,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生根。
“這是一個新的開始。”桃江縣一企業家代表表示。(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