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新作《春之祭》昆明首演 拉開全球巡演序幕
中新社昆明10月11日電 (陳靜)11日晚間,中國著名舞蹈家楊麗萍的新作《春之祭》在雲南昆明首演。當晚,表演劇場內座無虛席,演出贏得了現場觀眾熱烈而持續的掌聲,正式拉開了該劇全球巡演的序幕。
當晚,記者剛剛步入劇場內,只見演員們盤腿靜坐在舞臺上,仿佛一尊“佛像”,伴隨著悠揚的音樂和緩緩飄散的煙霧,一位身穿紅色長衣的“僧人”將金色的“唵”“嘛”“呢”等佛語字磚整齊放置在舞臺上。不一會兒,此前因排練受傷骨折的楊麗萍拄著拐杖現身,來到劇場最後一排,全程觀看《春之祭》的首次亮相。
1913年,由美籍俄羅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作曲的舞劇《春之祭》在法國香榭麗舍劇院首演。這部舞劇呈現了俄羅斯原始部族慶祝春天的祭禮——從一群少女中挑選一個犧牲者,她將不停地跳舞,直至死去。《春之祭》因其原始、強烈的風格成為時代的經典,此後一百年間不斷有人將其重新編排,搬上舞臺。
2016年,楊麗萍受英國倫敦Sadler's Wells劇院和上海國際藝術節委約,圍繞《春之祭》這一樂曲開展創作,這也是楊麗萍繼《十面埋伏》後的第二部現代舞劇。
楊麗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還是挺發怵的,這麼經典的音樂,這麼多經典的版本,怎樣和別人不同,這是我思考的問題。”
為此,楊麗萍組建了國際化的主創團隊,根植東方文化,通過《春之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神”因為有了悲憫之心,自願墜入紅塵,歷經萬千變成了“人”;“人”因為有了覺悟之意,甘心奉獻無畏犧牲,又從卑微的“人”超越宿命變成了“神”。
《春之祭》文學總監梁戈邏表示,在楊麗萍版本的《春之祭》中,出現了大量有別於西方主流現代舞的舞蹈語匯,這些語匯充滿了神秘的東方意象,充滿了來源於這片土地的力量和魅力。所以這絕對是“不同”的,是一版屬於“楊麗萍”的《春之祭》。
當晚的演出結束後,楊麗萍拄著拐杖攜主創人員上臺謝幕,現場響起了熱烈而持久的掌聲、歡呼聲。
據悉,《春之祭》在昆明首演後,將在上海國際藝術節演出,並前往倫敦、愛丁堡、墨爾本等城市展開國際巡演,預計在2018年至2020年間在全球巡演百餘場。(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