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湖南民間收藏家集中向國有博物館捐贈革命文物

2018年10月12日 09:59: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長沙10月11日電 (付敬懿 徐志雄)第20屆湖南文物國際博覽會民間收藏家向國有博物館捐贈革命文物儀式11日在長沙舉行,湖南10余位民間收藏家和企業集中向省內多家國有博物館捐贈包括黨史文物、抗戰文物、雷鋒文物、社建文物等在內的68件(套)革命文物。

  湖南是革命文物大省,革命文物資源總量大、特色明顯、價值突出。目前,已查明分佈在三湘大地的不可移動革命文物達2000處,收藏在博物館和紀念館的可移動革命文物藏品達55余萬件(套),其中不可移動革命文物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0處,位居中國第一。

  “革命文物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物質載體,展現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英勇奮鬥的壯麗篇章。”湖南省文化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陳遠平説,此次向湖南省博物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湖南黨史陳列館等7家國有博物館、紀念館捐贈的68件(套)革命文物,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和收藏價值,將豐富國有博物館、紀念館的展陳內容,為廣大觀眾提供生動的歷史見證物。

  比如民間收藏家羊德順捐贈的《日本昭和十三年(1938)日軍參謀本部印製的湖南嶽陽筻口軍用地圖》,就是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有力證據,也為進一步研究中國抗日戰爭史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該地圖詳細標注了道路、河流、港口、村莊、山地、丘陵、湖泊、境界,充分暴露了日本法西斯佔領中國東三省後,覬覦中國全境,對中國各地進行了詳細的情報蒐集工作,預謀進一步侵吞全中國。

  “這次捐贈的30多件藏品,是我20多年零零散散收集到的,每一件文物都承載著艱苦輝煌的革命歷史。”羊德順説,比如抗戰時期“提倡國貨”紀念瓷壺、“永久和平”紀念瓷缸,都是當時號召民眾支援抗日、期盼和平的宣傳品,閃爍著濃烈的時代氣息和鮮明的感情色彩。

  湖南文物國際博覽會由湖南省文化廳、湖南省文物局主辦,10年來通過舉辦“展覽、論壇、講座、鑒定、交流、交易、拍賣、捐贈”相結合的立體活動,總銷售額35.4億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形成了“規模化、專業化、多樣化、國際化”的品牌形象,成為國內外文物界的重要平臺,推動了湖南文物藝術品市場的繁榮健康發展。

  今年舉行的第20屆湖南文物國際博覽會將有國內外3000多名參展商、5萬多名收藏愛好者參與。除舉辦民間收藏家向國有博物館捐贈革命文物活動外,還將於10月12日至14日舉辦全國文物交流會,30余家國有文物商店攜帶“壓箱底”前來湖南交易交流,特別是東道主湖南省文物總店將投放2000件老庫存,以滿足市場需求。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