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幅作品榮獲“青少年眼中的絲綢之路”國際攝影比賽最佳照片
中新網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 張素)第五屆和苑和平節暨“青少年眼中的絲綢之路”國際攝影比賽頒獎典禮21日在北京舉行。評選委員會從6625名申請者提交的作品中,選擇了57張最佳照片,展示參加此次活動的年輕人的創造力和才華。
來自摩洛哥、古巴、尼泊爾、德國、瑞士、亞塞拜然、哈薩克、莫三比克、巴基斯坦、奈米比亞、阿富汗、辛巴威、迦納、卡達、阿曼、緬甸、新加坡、斯里蘭卡、馬爾地夫、賴索托、巴拿馬和黑山等多個國家的駐華使節、國際組織代表、專家學者近500人出席了活動。
中國世界和平基金會主席、北京國際和平文化基金會理事長李若弘表示,在文明的進步中,價值觀不平衡等因素造成國際社會有很多不穩定因素,也極大地困擾了民眾的生活。我們應多進行國家、地區之間的文明對話,推動社會、經濟、文化的和諧與可持續發展,關注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長,因為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
辛巴威駐華大使保羅·奇卡瓦表示,青少年的身心發展是諸多國家發展規劃和發展措施中重要的一環,而“一帶一路”倡議將會對沿線國家的經濟、社會、民生帶來促進和幫助,所以青少年與絲綢之路的連接也將是未來與發展的連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歷史與文化記憶部主管阿裏·穆薩伊耶説,聯合國一直致力於在絲綢之路上促進和平發展,讓絲綢之路成為一個和平的平臺,以此來推動文化的多樣性。國際攝影比賽的舉辦,能夠促進青年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讓他們能夠更好地去了解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以及我們所面臨的共同挑戰。
本次國際攝影比賽為來自100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年輕人提供了機會,可以直觀地表達他們對絲綢之路的理解和印象,鼓勵年輕人通過攝影來反思和捕捉絲綢之路的共同遺産和價值觀。
據介紹,比賽分為兩個年齡段組:14歲至17歲組;18歲至25歲組。14歲至17歲組參賽獲獎情況為:一等獎作品龔子傑《野花環帶的西藏女孩》,二等獎作品瑞沙布·南迪《愛的回憶錄》,三等獎作品斯歐迪克·邁克爾《甘美蘭》。18歲至25歲組參賽獲獎情況為:一等獎作品裴·樸德·班《巴甘歷史藝術》,二等獎作品顏筱依《掌上功夫》,三等獎作品艾哈邁德·賈比爾《夢想的回歸》。優秀獎作品阿努什卡·克沙爾瓦尼《文化》、法爾丁·奧揚《浴趣》、阿馬努拉·賽達卡特《上學之路》。
第五屆和苑和平節暨“青少年眼中的絲綢之路”國際攝影比賽頒獎典禮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世界和平基金會、北京國際和平文化基金會主辦,北京市民間組織國際交流協會、北京市青年聯合會、北京市歸國華僑聯合會、中國網“一帶一路”網聯合支援。(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