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古人有多壕? 一個金飯碗重4斤

2018年09月13日 09:34:00來源:華西都市報

 

  金沙面具通神娛神之作

  面具在世界不同地區、不同時代都曾出土,通常與禮儀、祭祀、喪葬密切相關。其中,以黃金製成的面具十分罕見,在世界範圍內發現較少,反映出使用者地位的尊崇與神聖。9月21日亮相金沙的金色記憶展上,將集中展示國內主要的黃金面具,其中就包括2007年出土于金沙遺址的大金面具。

  這件金面具寬19.5釐米,高11釐米,厚0.04釐米,重46克,是目前中國發現的同時期形體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金面具,兼具極高的科學價值、歷史價值、藝術價值。3000年前的古蜀人相信,通過它就能上達天聽,與神溝通。

  金面具創中國之最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金沙遺址主要發掘者張擎回憶,2001年2月,成都市區西北金沙村考古工地出土了一塊小巧玲瓏的金面具,僅重5克的黃金上雕琢出精緻的人面像,令人嘆為觀止。

  時隔六年之後,在離小金面具不遠的一個小圓坑內,考古學家無意中看見距去年發掘面下不足3釐米處,顯露一個金光燦燦的小角。當工作人員小心翼翼把這件金器連同泥巴一起取出時,它已經揉成一塊皺皺巴巴的薄面餅,無法辨識器型。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金沙遺址博物館館長王毅慢慢剝離上面的泥土,經過初步延展處理後,他首先看見一雙大大的眼睛……這原來是另一件金面具。金沙遺址又一件國寶級文物就此出土。

  這件金面具體型較大,面方形,額齊平,長刀形眉凸起,大立眼,三角形鼻高挺,有兩個鼻孔,闊嘴,長方形耳朵,耳垂有一圓孔,下頜齊平,內折,顯得十分威嚴。這件金面具是目前中國發現的同時期形體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金面具。

  金器加工經典之作

  工作人員對兩件金面具進行化學成份分析,它們都是用自然砂金加工而成,含金量超過80%。

  早在3000年前,古蜀人的製作工藝已爐火純青。他們先用自然砂金加工、熱鍛成形,再整體錘揲成形,成形時應墊有模具。具體的錘揲方法可能有兩種:一種是以專門製作的人頭像或人面像為模具,將黃金錘揲成形後,再用生漆等粘合劑將金飾件面罩粘貼在青銅的人頭像上;要麼直接以需要用黃金裝飾的青銅人頭像作為模具,將黃金皮錘打在人像面部,並使之附著牢固。

  由於金面具比較厚實、邊緣有鉚接痕跡,似乎第二種成形方法更為可信。金面具大體錘揲成形後,再採用剪切、雕刻、鏤空等多種手法進行修飾,隨後對表面進行拋光處理,最後用鉚接和粘貼等方法,將其固定在其他器物的表面。

  張擎感嘆:“如此精緻且具象的金面具,堪稱同時期金器加工工藝的經典之作。”

  用於古蜀國宗教祭祀

  百家講壇明星學者易中天分析,面具是人神之間的“仲介”,不能與真人太像。面具有兩個功效:一是娛神,祭祀時的歌舞表演就是古時的“春晚”;二就是通神。

  大金面具恰好出土于金沙遺址祭祀區內,這裡是古蜀王國商代晚期至春秋早期(約西元前1200-前650年)一處專用的濱河祭祀場所。在出土大金面具的小圓坑裏,還有許多紅色的泥土,土中摻雜了硃砂,是古代血祭的表現方式之一。由此可見,金面具很可能用於古蜀國宗教祭祀活動。

  金面具表面雖打磨得十分光亮,但內壁卻較為粗糙,且兩件面具大小不一,因此,專家推測,它們很可能並非用於活人佩戴,而像廣漢三星堆的金面具一樣,粘貼在青銅或木質人頭像上。

  面具在古蜀人的精神世界裏,不僅是一種通神的工具,更是一種娛神的法器,以極其珍貴的黃金面具覆蓋于青銅人頭像上,不僅顯示了其崇高的地位,更是為了讓神靈歡娛,以此得到神靈的庇護。它們從一個特殊的角度,揭示了古蜀社會祭祀活動的昌盛,反映了古蜀先民獨特的崇尚心理和精神世界。

  蟠螭紋金盞 曾侯乙的金飯碗很奢華

  一提起湖北隨州的曾侯乙墓,大多數讀者首先會想到編鐘。那套由65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鑄造技術高超、音樂性能良好,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

  其實,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頗豐,其中一套蟠螭紋金盞、鏤空龍紋金匕,是曾侯乙的食具,造型精妙絕倫。特別是通高11釐米、口徑15釐米的金盞,重達2156克,是目前已出土先秦金器中最重的一件。在即將亮相金沙的金色記憶特展上,這套戰國蟠螭紋金盞、鏤空龍紋金匕也將亮相成都,揭開曾侯乙墓的神秘面紗。

  曾侯乙墓有多牛

  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隨州市城郊擂鼓墩的曾侯乙墓,是一座戰國早期曾國國君墓。這座沉寂2400年左右的地下宮殿,共出土禮器、樂器、漆木器、金玉器、兵器、車馬器和竹簡1.5萬餘件,文物保存之好、種類之多、數量之豐,令人嘆為觀止。墓中隨葬以九鼎八簋和編鐘為主的禮樂器,體現了先秦時期中國在藝術、技術、天文等方面的極高成就。

  自曾侯乙墓重見天日,專家們就對其的研究孜孜不倦,令人驚奇的是,這裡出土的文物創下了多宗“最”:十二律俱全、一鐘雙音的曾侯乙編鐘,是音樂性能最好、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樂器之王,也是世界上最龐大的青銅樂器;大尊缶是目前所知我國先秦時期最大、最重的一件青銅酒器,堪稱“酒器之王”;除了總重量超過10噸的青銅器,還出土了盞、漏匕、杯、帶鉤等一批金器,數量之多在先秦墓葬中罕見,2156克(4斤多)的蟠螭紋金盞更是出土最重的先秦金器。

  除此之外,這座220平方米的古墓還發掘出了重達7000公斤的青銅架楠木彩繪內外棺、十六節龍鳳玉佩、尊盤、編磬、鹿角立鶴、聯禁銅壺、青銅冰鑒等文物。

  金盞金匕有多壕

  金沙遺址博物館陳列研究部副主任黃玉潔介紹,早在距今約4000年的甘肅省玉門市火燒溝遺址,出土的金耳環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金飾,開了中國境內使用金飾的先河。最早的黃金製品多為一些片飾,而蟠螭紋金盞是倣銅的金制容器,反映了墓主人的特殊身份。

  這個圓口、弧腹、平底的金盞,含金量約99%。金盞有三個鳳首形矮足,器身口沿下裝飾了一週蟠螭紋,蓋捉手飾一週渦雲紋,捉手下蓋面飾數周蟠螭紋、勾連雷紋等。出土時,盞內放置了一把鏤空龍紋金匕。匕身呈圓形,柄扁平,微弧,鏤空變形龍紋,含金量87.45%。

  這件重器採用青銅範鑄工藝,蓋頂中央有環形紐,蓋邊緣有兩個邊卡,可以與盞扣合,金盞底有S形鳳足,近盞口有對稱的兩隻環狀耳,蓋頂和盞口外沿均鑄有繁縟的蟠螭紋和雲雷紋。整個造型和紋飾及紋飾佈局都吸取了青銅鼎的一些特點,又自有創意,給人以強烈的凝重感。

  很難想像一個不見史籍記載的曾國國君,竟享受如此奢華的金器用餐。

  戰國制金新高度

  金銀容器的出現是戰國時期金銀器發展的重要標誌。

  春秋戰國時期,各區域間的文化交流和互動日漸頻繁,金器的製作工藝與造型藝術也達到了新的高度,已成為社會地位和財富的重要象徵。黃金製品的類型更加豐富,除首飾、佩飾、車馬器、兵器以及貨幣外,還出現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黃金器皿,例如蟠螭紋金盞。

  《戰國策·楚策三》記載:“黃金、珠璣、犀象出於楚”,《管子》也寫道“楚有汝、漢之金”。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地擁有豐富的黃金資源,不僅率先開始製作黃金器皿,還首先使用了黃金的稱量鑄幣。金器的製作工藝也得到了極大的突破,鑄造、錯金銀、鎏金、鑲嵌等工藝的運用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戰國時期,長江流域率先出現了黃金器皿,這是金器發展史上劃時代的標誌。其中浙江紹興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墓出土玉耳金舟是目前所見最早的金玉結合的器皿,而湖北隨州戰國曾侯乙墓出土的蟠螭紋金盞、鏤空龍紋金匕、金盃等則是目前先秦時期金制器皿的首次成批發現。

  西漢金獸 全國出土最重金器

  一坨重達9公斤、含金量達99%的金獸放在眼前,你會不會覺得亮瞎眼?即將亮相金沙的《金色記憶--中國14世紀前出土金器特展》上,南京博物院的鎮館之寶——西漢金獸也將展出。這件全國出土最重的金器,未展先火,刷爆成都人的朋友圈。

  1982年正月初七,江蘇盱眙南窯莊的農民挖水渠時,一鍬下去挖到一個金光閃閃的神獸。這只金獸像一頭蜷伏的豹子,頭枕伏于前腿之上,屈腰團身,首靠前膝,耳貼腦門兩側,神態警覺,模樣“蠢萌”。豹子的頸部戴三輪項圈,頭頂有一環紐,通體錘飾圓形斑紋,十分精美。

  通常我們所見到的金器大都是錘擊而成,而這件金獸是整體鑄造而成的。眾所週知,整體鑄造是漢代青銅工藝中的獨特風格。因此,金獸是青銅鑄造工藝與金器錘擊工藝相結合的産物,它將兩種技法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實屬罕見,彌足珍貴。

  金獸到底是什麼動物,獅子、豹子還是老虎?學界曾有爭議。南京博物院專家傾向於這是一頭豹子。除了形似之外,西漢初期的墓葬中常有豹形文物出土,如河北滿城西漢二號墓出土的一對鎏金銅豹、北京大葆臺一號西漢墓出土的銅豹等。古人認為,豹能避邪,崇尚厚葬之風的漢人將豹形器物帶進墓穴以求平安。

  金獸的底座空凹,內壁刻有小篆“黃六”二字。“黃”指質地為黃金,“六”為序數。有學者根據金獸頭頂的環紐,推測它是一枚金“權”(相當於古代的秤砣)。還有學者從虎豹避邪壓勝的角度出發,將它命名為“鎮”。毫無疑問,這個金獸是中國古代金銀器中的重中之重。

  封面新聞記者曾潔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