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懷念小提琴家盛中國:一曲《梁祝》成絕響

2018年09月10日 10:26:00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人民網北京9月9日電 9月7日晚,我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因病逝世,享年77歲。作為中國交響樂團國家級小提琴獨奏家,盛中國是最早在國際上為中國爭得榮譽的小提琴家之一。他的音樂生涯曾多次被搬上銀幕、熒屏,其中既有紀實性的電視片《東方之子》、《藝術人生》、《時代人物》、《盛中國獨奏音樂會》,也有舞臺藝術影片《春天》和以他為生活原型的故事影片《生活的顫音》等。

  在許多中國人的記憶中,小提琴這個樂器都是和盛中國這個名字聯繫在一起的,其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發行的唱片、錄影和演出影響了中國近四十年,整整幾代琴童。著名小提琴大師梅紐因來華訪問時曾與盛中國合作演出,並稱讚他是“我在中國演奏巴赫雙提琴協奏曲的最好的合作者”。他的名字還被澳大利亞ABC廣播公司寫入了“世界最偉大的藝術家”之列。

  “中國的梅紐因”因《梁祝》蜚聲國際

  盛中國的父親盛雪是中國著名的小提琴教授,曾任教于中央音樂學院南京藝術學院,母親朱冰是搞聲樂的。盛中國兄弟姐妹11人,有10個成為音樂演奏家,其中竟有9人把小提琴當成自己終生的選擇!1984年春,這個音樂之家的三代人十二把小提琴曾同臺演出,引起巨大轟動。盛氏小提琴之家贏得了“中國樂壇第一名家”的美譽。

  盛中國是這個家庭的第一個孩子,于1941年生於江西省進賢縣李渡鎮盛家村。盛中國曾憶及當年母親給他取這個名字的初衷,就是希望中國有一天強盛起來,不再被外敵欺侮。盛中國藝術劇院就落戶在江西省李渡鎮,整個展館佔地面積400多平方米。免費對公眾開放。遊客可以看到盛中國雕像,盛中國還將捐贈部分珍貴演出服裝及演出資料事物以供展覽。

  盛中國自幼受中外音樂的熏陶和嚴格的藝術訓練。五歲開始隨父學琴,七歲第一次公開演奏,九歲時武漢人民廣播電臺錄製了他獨奏的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等人的經典作品,並向全國廣播,聽眾大為傾倒,稱讚他是“天才琴童”。

  1954年,盛中國以最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六年後赴蘇聯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留學,師從著名小提琴大師列·柯崗。1962年獲第二屆柴可夫斯基小提琴比賽榮譽獎,成為最早在國際上為中國爭得榮譽的小提琴家之一。一首如泣如訴的小提琴曲《梁祝》讓他蜚聲國際。1964年回國後,盛中國開始在中央樂團任獨奏員。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雖然長年浸淫于西洋音樂和外國文化中,盛中國卻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從小,他父親除了教導他音樂,也培養他讀古文觀止,讀名著,了解中國文化。在盛中國身上,不僅能感受到古典樂的大家風範,也能感受到一種文人的儒雅。

  當他要離開莫斯科的時候,他的老師曾説,他是屬於世界的。盛中國卻認為,他屬於中國,他需要的是世界的音樂舞臺,更重要的是透過這個舞臺,讓世界來了解中國。

  盛中國的演奏風格既熱情奔放,又甜美細膩,富於詩情畫意、浪漫幻想。他的演奏很有個性,不僅技巧出類拔萃,而且有很高的音樂修養,演奏曲目的範圍非常之廣泛,既有古典與現代的經典奏嗚曲、協奏曲和各個時期的精緻小品,也有中國的小提琴名曲。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著名作曲家葉小鋼説,“盛中國將音樂和個人的生活積累融會貫通,真情隨音樂流露,充滿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生命力。”

  盛中國經年累月在國外演出。1980年,他到澳大利亞的六個城市舉辦了十二場音樂會,演出轟動了整個澳洲,成為中澳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從1987年開始,盛中國每年都去日本演出,並將演出所得的一部分捐贈給世界各國留學生作醫療基金,日本政府授予他“文化大使”的稱號。也是在日本,他有幸相遇知音——日本著名鋼琴家瀨田裕子,並喜結異國姻緣。瀨田裕子自1987年以來在中國和日本與盛中國聯袂舉行了一系列音樂會。他們夫婦以珠聯璧合的合作成為備受矚目的“黃金搭擋”。

  “人生就是一場遠行”

  多年前,在一場以“人生,就是一場遠行”為主題的演講中,盛中國曾回憶起自己的學琴之路。盛中國説,他的人生就是不斷地在遠行。他贊同“好男兒志在四方”,年輕人要有遠行的夢想,通過遠行的遊歷可以開闊眼界、增長見識、認識世界。到另一個國家去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通過聽音樂會、看芭蕾舞、聽歌劇、參觀美術館和博物館等方式,把種種文化感受融入自己的血液當中,從中汲取營養,對於形成自己的風格很重要。盛中國總是勸説學音樂的孩子要多去外面的世界走走看看:“既能提升自己的視野,對工作和生活也是益處無窮。”

  50多年來,盛中國一直孜孜不倦地攀登求索。在音樂的聖殿裏,他是一個朝聖者,有著一顆虔誠的心。面對名與利,他説:“我的藝術,我的小提琴,只能獻身,不能褻讀。”

  直到晚年,七十歲高齡的盛中國與他的日籍夫人、鋼琴家瀨田裕子每年仍要在國內、國外演出100多場。盛中國對於中國的藝術普及工作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不僅有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唱片流傳於世,他在演奏會上也是格外青睞中國民族作品,例如馬思聰的《牧歌》、《春天舞曲》、《思鄉曲》;施光南的《瑞麗江邊》等大家耳熟能詳的曲目。盛中國生前曾説:“我欣慰的是,通過小提琴這個載體,我在國內外聽眾心中撒下了藝術的種子和對美的追求。”

  願一代音樂大師蓬山此去,一路走好!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