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富腦袋也富口袋

2018年08月08日 10:42:00來源:中國文化傳媒網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對此作出重要指示:“要堅持鄉村全面振興,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實現鄉村産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鄉村文化凝聚著鄉土之美、人文之美。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文化的引領促進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中勾繪出新時代鄉村文化發展的美麗畫卷,成為各級黨委、政府和文化部門奮鬥的目標。我國廣袤鄉村正健步走在振興的道路上。

  本報採訪組近期深入各地,採訪報道“鄉村文化振興”的有效舉措和典型經驗。即日起,本報開設《鄉村振興 文化擔當》欄目,敬請關注。

  文化不僅能夠發揮成風化人、凝聚力量的作用,還能夠通過精心的創意設計,轉化為物質生産力,讓文化助村民增收致富。浙江、安徽的一些鄉村在此方面進行了生動豐富的實踐。

  詩畫江南 琴動洛舍

  德清縣洛舍鎮地處浙江杭州北部,山清水秀,是典型的江南小鎮。7月10日,記者一行乘車一駛進洛舍鎮就看到,一座紅色建築頂上的一行大字“中國農民造世界一流鋼琴”格外醒目,建築前面的草坪上,一架鋼琴赫然矗立。

  1984年,洛舍鎮農民王惠林在此創辦全國首家鄉鎮鋼琴廠。30多年後, 這個不足兩萬人的小鎮成了“長三角最大鋼琴製造中心”,擁有鋼琴製造及配件企業100余家,從業人員超過3000人,年産鋼琴超過6萬架,産品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鋼琴製造産業成為洛舍鎮的特色産業和富民産業,洛舍農民造鋼琴的奇跡還被寫進了美國高校的MBA教材中。

  “30多年來,洛舍從簡單的鋼琴裝配起步,逐步發展壯大,形成了集設計、製造、銷售、培訓、演出、文化于一體,具有國內一流水準和較高知名度的鋼琴文化産業園。”據洛舍鎮負責人介紹,鋼琴製造産業正不斷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也逐步提高。

  現年47歲的林明飛很早就出外打工,2006年到了洛舍鎮一家鋼琴公司做鋼琴挂弦工作,現在成為鋼琴調音師。“每個月收入六七千元,工作穩定體面,比之前好多了。”林明飛説,受環境的熏陶,她也開始學習彈鋼琴,現在會彈一些簡單的曲目了。

  “洛舍製造”正努力提升其文化含量。

  成立於1999年的浙江樂韻鋼琴有限公司,從家庭作坊起步,隨著市場的發展,公司開始注重自身品牌建設,用品質和品牌構築企業文化。“過去我們只注重銷售和生産,缺少文化內涵,現在我們就是要用文化帶動産業前進。”樂韻鋼琴有限公司負責人章加龍説,2011年,公司與奧地利百年鋼琴品牌克拉維克合作建立浙江省首個“鄉村音樂廳”;2015年,公司投資100萬元打造“文化車間”,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與企業文化建設結合在一起,構建符合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文化車間’為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公司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訂單。在公司裏走一圈後,很多人都會跟我們簽訂單。他們説我們這裡有文化氛圍,鋼琴品質也高。”章加龍説。

  鋼琴剪影的景觀小品、屋檐上的鋼琴黑白鍵……洛舍鎮的大街上,這樣的音樂元素隨處可見。從造鋼琴到創品牌再到做文化,從農民到工人再到鋼琴家,洛舍人以琴為媒,彈奏起一首優美的鄉村振興“鋼琴曲”。“洛舍將以‘詩畫江南、琴動洛舍’作為美麗城鎮建設的目標定位,以傳承和展現鋼琴文化為主線,依據産業、文化、旅遊和社區功能融合發展的思路,規劃形成富含鋼琴元素的‘一心、一廊、四板塊’的總體佈局框架,打造符合3A級景區標準的鋼琴文化特色小鎮。”洛舍鎮負責人表示。

  主簿茭白稈 變身工藝品

  前往安徽省岳西縣主簿鎮大歇村的路邊,成片成片的茭白種植園頗為壯觀。位於大別山深處的主簿鎮有著“中國茭白之鄉”的稱號,這裡村容整潔、屋舍儼然、風景如畫,仿佛一處世外桃源。長頸鹿、熊貓、黑熊、仙鶴……村裏四處都矗立著一些或可愛或精緻的稻草手工藝術品,小到動物玩具,大到成組的古代故事雕塑,點綴著青山綠水,讓人頓感親切舒適。

  “您知道這是什麼做成的嗎?”主簿鎮黨委書記産銀傑笑呵呵地問。“這不是稻草編製成的嘛。”記者回答。“這是村民就地取材,利用茭白秸稈編制而成的,是綠色環保的工藝品。”産銀傑頗為自豪地説。

  據産銀傑介紹,主簿鎮是全國“一村一品”茭白示範鎮,茭白種植面積7800畝,每年産生茭白秸稈4000噸以上。原先,當地村民多是露天焚燒茭白秸稈,防火壓力大、任務重。這個難題困擾了主簿鎮多年。

  2016年,聽説上海青浦是茭白種植大區,茭白秸稈廢物利用經驗豐富,特別是在茭白秸稈編制手工藝品方面形成了産業。於是,主簿鎮精心挑選了40多名村民前往上海青浦參觀學習,並聘請一名師傅手把手進行培訓,學成歸來的村民又以“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培訓其他村民,將廢棄的茭白秸稈製作成具有觀賞價值的工藝品銷售,既環保,又帶領村民實現了增收創富。據大歇村黨支部書記汪品峰介紹,目前,大歇村有30人在從事茭白秸稈編制藝術工作,每人平均年純收入1.5萬元左右。

  “主簿鎮每年産生茭白秸稈在4000噸以上。單純依靠生産手工藝品的方式短期內肯定不能全部消納。”産銀傑説,為綜合利用茭白秸稈,變廢為寶,該鎮將曬乾後的茭白秸稈,按每公斤1元的價格,作為編制原材料遠銷到山東、江蘇等地。同時,主簿鎮還將這些手工藝品推介到岳西縣轄區各大旅遊景點。目前,合肥的一些單位也慕名前來訂購。

  “之前種水稻一年畝産收入不到1000元,現在種茭白一年畝産值近1萬元。茭白秸稈的再利用又可以讓每戶的年收入提高1000多元。目前全鎮每人平均年收入2.5萬元。”産銀傑表示,開發具有主簿特色的茭白秸稈編制藝術旅遊産品,對於全鎮鄉村旅遊業的發展來説是一次有益的嘗試。“目前鎮里正在籌建茭白文化館,希望借此進一步拓展全鎮鄉村旅遊的發展空間。”産銀傑説。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