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甘肅渭源民間祭祀華夏文明先祖大禹

2018年07月19日 10:16: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甘肅定西7月19日電 (艾慶龍)擊鼓鳴鐘、獻九州土、樂舞表演、敬獻花籃……18日,2018(戊戌)年渭源民間祭祀華夏文明先祖大禹典禮在甘肅定西市渭源縣舉行,吸引了當地500多人參加祭祀。

  祭祀現場,禮賓在古樂伴奏下從“中華鼎”中取土緩步走向禹王殿敬獻。同時,擊鼓鳴鐘擂鼓34響和撞鐘13響,表達全國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對先賢的緬懷之情和傳達13億炎黃子孫對先祖的追思。

  大禹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先祖、華夏國家文明初祖、治水興農之先師,他以疏通九河平洪患、劃定九州興華夏載入史冊。相傳,因禹治理黃河有功,受舜禪讓而繼承帝位,在位期間,建立夏朝,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

  渭源縣作為渭河的發源地,境內有大量的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寺洼文化遺址,因此享有華夏文明發祥地的美譽。《尚書禹貢》載:“禹導渭自鳥鼠同穴山,渭水出焉。”《水經注》雲:“渭水出隴西首陽縣渭谷亭南鳥鼠山。”

  第二次參加祭祀活動的歷史老師王明從活動開始錄像至結束。他告訴記者,夏禹完成了國家的建立,用階級代替原始社會,以文明社會代替野蠻社會,推動了中國帝王歷史沿革發展,“全程錄像是為了將大禹精神讓更多的學生所熟知,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參加此次活動的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借助祭祀活動,可展示渭源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于一體的地域特色,“增強活動的互動性,擴大活動的參與面,不僅可以豐富群眾文化活動,還可增加社會民眾對大禹精神的理解”。

  此次活動舉辦地渭河源景區,就是以大禹導渭文化為緣起,以渭河源文化為內涵進行建設,從2012年5月全面啟動開發至今,已布局建設濱水景觀帶、鄉村休閒區、禹王謁拜區和生態探源區四大遊覽服務區,滿足了渭河沿線的遊客前來尋根探源、觀光遊覽、休閒度假的意願。(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于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係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86-10-53610172